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李永勝:塞罕壩精神 綠色發展的精神豐碑

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牽掛著塞罕壩人和塞罕壩精神。塞罕壩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經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茫茫荒原。半個世紀以來,三代塞罕壩林場人聽從黨的召喚,在荒漠沙地扎下根來,沉下心來,艱苦奮斗,甘于奉獻,以堅韌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敗的擔當,堅持植樹造林,建設了112萬畝人工林海,使當地森林覆蓋率提升到80%,為京津構筑起一道堅實的生態屏障,幾代塞罕壩人用半個多世紀的接力傳承,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軀,筑起為京津阻沙涵水的“綠色長城”,創造出荒原變林海的人間奇跡。如今,塞罕壩每年為京津地區輸送凈水1.37億立方米、釋放氧氣55萬噸,成為守衛京津的重要生態屏障。

不僅如此,塞罕壩林場的經濟效益同樣不容小覷。目前林場內林木蓄積量已達到1012萬立方米,野生植物多達600多種;森林資源總價值達202億元,每年帶動當地實現社會總收入超過6億元。英雄的塞罕壩人用默默堅守和執著奉獻把這片綠意盎然、生機勃發的土地變成了“河的源頭,云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把綠水青山變成了真正的金山銀山,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的精辟論斷。

偉大的實踐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支撐偉大的實踐。在塞罕壩人創造“綠色蛻變”人間奇跡的非凡實踐中,熔鑄出牢記使命、艱苦創業、綠色發展的塞罕壩精神。塞罕壩精神蘊涵著牢記使命、對黨忠誠、勇挑重擔的優秀品格,積淀著艱苦奮斗、開拓奮進的價值追求,承載著崇尚綠色、生態優先的綠色信念。塞罕壩人既創造了生態環境改善和高質量發展的經典案例,也豎起了一座令人鼓舞的綠色發展“精神高地”,成為綠色發展的精神豐碑。

習近平總書記深情點贊塞罕壩精神,寓意深遠。塞罕壩的輝煌成就,習近平總書記一直牽掛于心。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對塞罕壩建設者的感人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對塞罕壩精神深情點贊。8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塞罕壩精神發源地,百萬畝林海起源地——塞罕壩機械林場尚海紀念林進行考察,同林場職工代表親切交流。他強調,你們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義,對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激勵作用和深遠影響。塞罕壩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組成部分,全黨全國人民要發揚這種精神,把綠色經濟和生態文明發展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熱情點贊,意味深遠,意義重大。

生態興,則文明興。塞罕壩人走的是一條保護環境、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愛綠植綠護綠、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綠水青山換取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道路。它適應了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促進了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它對于我們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結合各地實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具有重要的示范、激勵和推動作用。

偉大的事業呼喚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支撐偉大的事業。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就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它離不開綠色發展理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藍天、碧水、綠樹,藍綠交織,將來生活的最高標準就是生態好。所以,生態文明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塞罕壩精神的靈魂是崇尚綠色、綠色發展。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對于我們馳而不息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以及綠色轉型意義重大而深遠。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精神的力量是巨大的。弘揚塞罕壩精神,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推進高質量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賦能添彩,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倡導“塞罕壩精神”帶給我們的深刻啟迪。(作者為陜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導)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