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文學 > 新書推薦 > 正文

天水作家劉亞麗散文新作《渭水淺吟》出版(圖)

天水作家劉亞麗散文新作《渭水淺吟》出版

開拓女性寫作新的藝術視域

李蘢

近日,天水散文作家、文化服務志愿者、代言人劉亞麗女士新書《渭水淺吟》由團結出版社出版,收錄了劉亞麗近些年的散文寫作的主要成果。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10918174653

天水市作家協會會員的劉亞麗,她是甘肅天水人,中共黨員,畢業于西北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專業,2003年考取了全國導游資格證,天水市博物館講解員、《東方散文》簽約作家。她酷愛文學,喜歡音樂、攝影,在多家報刊雜志發表散文隨筆百余篇,曾獲第二屬國際東方散文獎二等獎、第二屆“曲江樓觀杯”全球華語散文大獎賽優秀獎、首屆“曲江海洋極地公園杯”全球華語散文大獎賽優秀獎等。 

這位活躍在天水市文壇的女作家,寫作非常勤奮。也許是她曾經作導游工作的原因,她的筆觸更多的關注的是家鄉的名勝古跡和山山水水,而在近年來,她涉獵的題材更廣泛,在全國范圍的筆會中頻頻得獎,寫作呈現一種視野開闊的狀態。劉亞麗不只是在業余時間中堅持在文學道路上艱辛創作,而且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社會文化公益事業中去,承擔文化活動的策劃和主持工作,還擔任民間社團的黨務工作和協會的組織服務工作,在許多文化活動聚集場合成為文化活動的形象代言人。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10918174706

《渭水淺吟》收錄了作者近年來散文寫作的成果。該書選收的五十三篇文章,是作者多年散文寫作的豐碩成果的一個集中展示,其中既有對傳統歷史文化和景觀宏觀的敘述,也有作者自己對天水市各個風景名勝景點和以伏羲文化為代表的地域文化的獨特研究,我們從中可以更多感受到她作為女性的敏銳直覺和藝術美感。在新時代如何講好“天水故事”,作者無疑提供了一個不可多得的優秀文本,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

切切鄉情云水謠。作家劉亞麗從西北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畢業后,在工作中立志學一行精一行。在景區的講解工作中如魚得水,成為同行中的佼佼者。這除了她對專業的嫻熟外,更有一種熱愛家鄉,把家鄉的美麗山水和名勝古跡宣傳出去的熾熱情懷。弘揚傳統文化,作一專多能“有心人”的她,一有空就去圖書館查資料,在深鉆細研中,一下子對固定的導游詞有了立體的認識。身為天水人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使她一下子對天水這座古城的歷史知識豐富起來,并引導她繼續走下去。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10918174657

《渭水淺吟》在“名勝游歷”部分,開篇就是“古城的玉蘭花”,雅潔清新。全書光是伏羲廟題材的文章就有四篇:“華夏第一的伏羲廟”、“我心目中的天水市博物館”、“伏羲廟隨想”、“新年感言——致天水市博物館接待服務部的姐妹們”;再比如“隴右古剎南郭寺”、“紅橋遐想”、“大像山之行”、“花羊村里有佳木”、“南宅子的前世今生”、“南郭寺遐想”等篇目,更是娓娓道來,家鄉山川的壯美盡收眼底,甜美深情的語音導入好似5D的場景,讓你背負青天,如有天使的翅膀在云朵里飛行,又似在愛麗絲夢游仙境。書中這樣的句子層出不窮:“節拍一轉,前院給人以鏗鏘有力的打擊樂的感覺”,“伴隨旋律自然過度,中院像一聲銅鑼響起。高大的重檐硬山頂閣樓式磚木結構五間二層樓,以其雄姿出現在面前。”(《北宅子,一曲古老的旋律》)書中如此多的修辭妙文應接不暇。閱讀“瀘沽湖,一個讓心駐足的地方”、“大氣盤旋的財神文化”、“回望遵義”、“古老的南社村”、“隴上勝地遮陽山”、“難忘的苗寨之旅”、“夢幻之藍”的篇目,讓你感受“詩與遠方”美輪美奐。作者構思美文的匠心獨運給程式化的導游詞賦予一種音樂的美感,反映出作者豐富的藝術修養和多元的藝術視角。黑格爾說過:“藝術的感性事物只涉及視聽兩個認識性的感覺。”盡管對音樂進行描述“不屬于這個塵世”(漢斯立克),但作者用音樂(聽覺)描述作為敘述對象的景觀(視覺),無疑追求到極佳的藝術效果。 

對酒當歌月照人。人生在世,有時回憶無關孤獨,但你不能左右的時光籬蔓卻會爬過潮濕的季節、蒼涼的歲月,一顆煎熬的心就這樣起起落落,沉沉浮浮;你只需靜靜聆聽季節輪回中細碎的聲響,看看窗外花開時的嫣然和葉落時的飄零,在晨鐘暮鼓的更替中走近歲月細微的心聲。善良的人,煮字為食;內心通透的人,將明媚綻放。《渭水淺吟》在“情深義厚”這一部分,一篇篇鉛字印成的文章背后,就是一段喜怒哀樂的塵世的連續劇集:“失去父親的日子”、“塵封的往事”、“以蓮的姿態做一個溫暖女子”、“我所知道的這位先生”、“我和她的故事”、“做一朵向日葵,將明媚綻放——讀郝秀琴長篇小說《雪倫花》有感”、“筆耕不輟譜華章”、“相逢在初秋”、“翻山越嶺來尋你”、“我和草原有個約定”、“有個姑娘叫青芝”“濃濃閨蜜情”……人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走過的路,遇過的人,都是人們以后的回憶。讀著也就記住了作者“無須緬懷昨天,不必奢望明天,只要是認真地過好每個今天,說能說的話,去做可做的事,走該走的路,見想見的人”、“唯有腳踏實地,那么我們才是能為明天的回憶增加光彩和亮色”這樣充滿人生哲理的句子。

e3592f5a81f9af52302ffc3ebc269a9 

書中的桑梓情懷種成詩。歌手歌唱母親,詩人贊美家鄉,《渭水淺吟》就是寫給桑梓一篇篇真情的告白。書中的第三部分“桑梓情懷”中,“天水漫議”、“家鄉走過40年”、“古堡奇緣”、“紅色精神之旅”、“秦州人民的好兒子——《天水無塵》之觀感”、“獨愛秋菊”、“一次滌蕩心靈的洗禮”、“我從石家河村走過”、“攜一季花香,在淺夏中前行”貫穿了一條紅線,即對“生我養我的故鄉”和故鄉的人一唱三嘆的情愫。劉亞麗在書中帶我們走街串巷,或是喚醒故園消失的記憶,或是聽聞曾經居住過的桑梓的絮語款曲。流逝的歲月中,不只有古城的詩情畫意和童年歡樂,以及工作生活和友情的溫馨,也有人生辛酸的眼淚和一縷淡淡的哀傷。劉亞麗曾經說,光陰似箭,如今自己也過了不惑之年,記憶中的炊煙遠離了我,早年艱苦的生活也離我而去了。但在我心中的故鄉朝花夕拾,卻如煙似絮般纏綿悱惻,揮之不去。我永遠不會忘卻古城的一切,童年的故事永遠都是我記憶中的瑰寶。小時候的艱苦錘煉也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永遠警示我、鞭策我、激勵我,不要忘本,不要忘懷過去的崢嶸歲月,永遠保持當年那種樂觀、恬淡、從容、頑強的心態和品格,從而更加珍惜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珍惜當下幸福安寧的美好生活。

讓心靈灑滿陽光。在《渭水淺唱》一書中“心靈原唱”、“詩情歌意”部分,大多數是作者參加社會文化活動以及她和文化界人士的交往,和關注現實的心路歷程。“心向荊楚”、“緬懷譚嗣同”、“金秋筆會的遐思”、“冬日里的書院”、“石窟壁畫不了情”、“雪人求愛有感”、“文壇盛會聚天水”、“金秋盛會結碩果”、“癡迷民俗的追夢人”、“尋你,為了那《主江流韻》”、“融源人,向又一個春天奮進”等等,這些篇目讀著讓人異常親切。《渭水淺吟》出版后,劉亞麗給不少其著作中提到的藝術家同道和親友贈送了新書。我注意到,從反饋給劉亞麗的多條信息中看得出:大家在驚訝于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還堅持創作,連連佳作!與此同時,同行還感佩于她幾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精神,將其視為“開拓女性寫作新的藝術視域的一面旗幟”。

nEO_IMG_微信圖片_20210918174530

正如她為最近的一次文化活動中自己撰寫的主持詞中說道:“我會與星星一道,站在月亮旁邊,將淪落的天涯緊緊擁抱,心向大海,等待春暖花開!從今天開始出發,做一個幸福的人。”“這里沒有都市的喧囂,從此可以一個人,靜靜的去思考”,“我要將所有的遺憾,碾壓成粉末,撒向遠古而來的大海重新出發,重頭再來。從今天開始出發,用我的熱愛,拼湊成詩情歌韻,借大海的姿態和音符,激情的吟唱,一切的一切,將化作一個美麗的神話。”筆者將她的這段話視作她自己的心聲在這里加以引用,相信在未來的文學創作中,她一定會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紫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