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北京市通州區一小區居民將電動自行車鋰電池帶回家充電,電池爆炸起火,導致5人喪生。為此,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通知,要求物業企業加強出租房屋停放電動車和充電管理,及時制止承租人在房間內停放電動車和充電行為。(9月20日 《北京日報》)
北京制止出租房電動車進屋停放充電這一舉措,從表面上看,能有效防止電動車充電存在的安全隱患,防止電動車充電意外發生。但是,對于使用電動車的居民來說,應該在哪里為電動車充電的根本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治理電動車停放充電問題,既要全面禁止,“堵”住室內停放充電這種錯誤方式,也要正確疏導,解決居民電動車充電難的問題,從源頭上防止電動車安全事故發生。
政府和物業企業應該加強宣傳,“堵”住居民在室內為電動車充電的念頭。建設文明城市需要從上到下共同參與,若只是提出制止的口號,卻沒有進一步的措施和行動,那么居民在室內為電動車充電的行為依然存在。因此,政府和物業企業應該充分重視電動車室內充電這個問題,拉橫幅、制作標語、開動員會、普法宣傳等,讓居民真正意識到電動車室內充電的嚴重性和危害性,有效制止電動車室內充電的行為。
要“堵”也要“疏”,及時為居民提供電動車充電的正確場所,是治理電動車充電問題必不可少的環節。在我國許多地區,電動車是重要的交通出行工具,“一刀切”取締斷不可取,然而,很多地區沒有及時配置電動車充電的場所,只提出禁止室內充電的措施,解決途徑卻沒跟上,導致居民無法正常為電動車充電。因此,政府和物業企業應該重視這方面的治理規劃,全面建設健全停車棚、充電樁等場所,讓居民有電可充,正常出行。
應該從源頭上治理電動車電池生產問題,嚴格監管電動車電池廠商。電動車起火爆炸的新聞不是個例,據《杭州日報》報道,今年7月,杭州西湖區玉皇路上一輛行駛中的電動自行車突然起火,車上的一對父女受傷。事后調查發現,這輛電動車的電池曾進行過更換,價錢遠低于正規生產的電池價格。一些商家為了吸引顧客,壓縮成本生產出不合格的電池,導致消費者購買的電池存在安全隱患。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嚴格管控電池生產問題,提升電動車電池技術安全,同時也要防止商家為盈利而生產不合格的電池,遏制灰色產業鏈,將電動車電池充電問題掐滅在萌芽狀態。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