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喜看稻菽千重浪”,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如期而至,各地紛紛開展活動,致敬農民、禮贊豐收:進行特色農產品展銷推介,舉辦稻田趣味豐收運動會,圍繞鄉村振興征集短視頻,組織農民乘飛機空中看秋收盛景……類型多樣,載體豐富,傳遞著節日的喜慶與勞動的快樂。
這是喜迎增收的時刻
今年是黨的百年華誕,億萬農民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地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沒有辜負中國農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黨都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問題,為億萬農民謀福祉。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農”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詳細】
強農富農,為農惠農,豐收節是喜迎增收的時刻。回溯歷史,廣大農民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等各個歷史時期都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們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工業化、城鎮化作出了巨大貢獻。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三農”也將繼續展現“基本盤”的穩健力量。【詳細】
還要感恩中國農民
慶豐收,還要感恩中國農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廣大中國農民辛苦勞作,用占世界7%的耕地,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飯問題,創造了一個奇跡。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全國夏糧生產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夏糧總產量2916億斤,比2020年增加59.3億斤,增長2.1%,喜獲“十八連豐”。【詳細】
喜迎又一次的豐收,我們不僅要向千千萬萬的農民致敬,賡續他們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更要銘記他們的貢獻,真心支持農村,真情幫助農民,帶動鄉村產業,促進城鄉消費,讓廣大農民豐收又增收,讓農民的節日惠農民、農民的節日農民樂。【詳細】
謀劃好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慶豐收,要謀劃好鄉村振興的新篇章。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是關鍵所在。鄉村振興離不開科技力量的支撐,無土栽培、良苗優種等現代農業科技的運用,是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而優質的農產品不僅可以更好滿足城鄉居民的需求,也可提高農業附加值。【詳細】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也在農村。我們要以豐收節為契機,進一步凝聚全黨全社會推進鄉村振興的共識,鞏固“三農”好形勢,延續“三農”好機制,關愛農民、尊重農民、幫助農民、支持農民,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詳細】
(以上綜合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廣州日報)
微言大義:
@研玲:珍惜糧食,杜絕浪費。
@源泉活水:豐收,在點滴耕耘中;豐收,在辛勤打拼中。
@大象家園:想去看看祖國大地的豐收圖景。
@暖深海米:收獲的季節,好美。
@一口養樂多:中國的飯碗一定要端在自己的手里。
中國經濟網編后語:
中國農民豐收節,既是億萬農民慶豐收、曬豐收的節日,也是全社會享豐收、助增收的節日。熱鬧過后,政策力度不減弱,文化供給不減少,城市支持不退場,方能助力干勁一浪高一浪。全社會共同參與,必將讓豐收節更喜慶祥和,為鄉村振興提供不竭的動力。
回顧:往期“經”點熱評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