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日前多家媒體曝光“佛媛”亂象,兩家頭部短視頻和內容平臺——抖音和小紅書不約而同作出回應,祭出“殺招”。前者表示,已處罰利用“佛媛”形象營造人設開展虛假營銷行為相關賬號48個,其中永久封禁賬號7個,清理違規視頻148條;后者稱,已第一時間啟動專項檢查,清理違規筆記70篇,封禁賬號3個。
“佛媛”,顧名思義就是打著信佛名義的名媛網紅。見識過“拼團名媛”的炒作戲碼,就不難理解“佛媛”包含的諷刺意味。她們跑去寺廟“打卡”,一邊擺出禮佛、吃齋、焚香的造型,“句句文案不離佛語”,一邊卻時不時打“擦邊球”,穿著不雅、搔首弄姿,明眼人一看便知,其非但毫無虔誠信仰之心,更實難逃頂著禪意光環欺世盜名之嫌。這樣的行為,不但擾亂佛門清凈之地,更“山呼海嘯般涌入社交媒體”,污染社會風氣和佛教文化,借助網絡傳播形成極壞的影響。如此歪風,豈能縱容?
佛門崇尚出世,教人善良、淡泊名利。相比之下,“佛媛”們卻總是在千方百計地以博人眼球的方式“入世”,背后包藏著實打實的名利心。點開她們相關賬號里的鏈接,無外乎是賣化妝品的、賣衣服的、賣保健品的、推薦餐廳的,又或是向圍觀者高價兜售信物的,其所信奉的顯然不是什么禪意真經,而是徹頭徹尾的“流量生意經”“騙人經”。正如網友們一針見血地指出,“假信佛,真賣貨”,“佛媛并非真的佛系,不過是想蹭一蹭佛的關系”。
透過現象看本質,從“拼團名媛”到“佛媛”,無非是那些陷入名利虛幻、追求“精致生活”的不入流的年輕網紅,以及深諳炒作之道的投機分子,在一種人設被擊碎后,換個馬甲繼續誆騙人罷了。現實中的套路往往是無窮無盡的。不難想象,今天她們扮成“佛媛”,明天說不定又變成了“××媛”,被封殺了一個花樣,又會變出新的花樣。說到底,需要的是全社會對這種歪風邪氣形成一致而鮮明的態度:對平臺而言,要見到露頭就打,不給其炒作和流量變現的機會;對公眾而言,則要擦亮眼睛,自覺抵制。
假意終究會被戳穿,鬧劇總有收場之時。據報道,平臺開啟系統封殺之后,在抖音和小紅書搜索“佛媛”等關鍵詞,搜索結果頁面會顯示大同小異的提示:勿立虛假人設,做真實的自己。期待這樣的提示早日成為更廣泛的社會共識。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