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男子帶84歲中風父親打工6年:他在身邊,我才有個家
5月9日,是34歲的陳庚生帶著84歲的中風父親來到廣西玉林打工的第1985天。
這一天與平時沒什么兩樣,陳庚生急匆匆地奔波于建筑工地與出租房之間,悉心地照顧父親,努力地打工掙錢。
閑暇之余,他用短視頻記錄著自己和父親生活的點點滴滴,其孝心也感動了許多網友。
對于網友的夸獎,陳庚生表示,他只是做了子女應該做的事,照顧父親已經融入了他的生活,“很多子女都會經歷我這樣的情況,珍惜當下,珍惜眼前人。”
陳庚生帶著父親打工
母親去世,父親突然中風
5月8日,因為下雨,陳庚生沒去工地,有了一天的休息時間,早上可以多睡兩個小時。平日里,工地早上7點就要開工,他早上5點40分就得起床,給中風癱瘓在床的父親刷牙、洗臉,隨后再為父親準備早飯,給父親喂飯,再收拾一下自己,趕去上班。
陳庚生是家中獨子,母親在20年前去世之后,他一直和父親陳發芽相依為命,父子倆感情很深。2016年12月1日,這個日子讓陳庚生記憶猶新。下午5點左右,在廣州打工的他,接到老家鄰居的電話,說父親被救護車拉走了,情況很危急,讓他趕回來見老人家最后一面。陳庚生急壞了,由于找不到回鄉的大巴,便花了1800元包車趕回家。“等凌晨趕回江西的時候,我爸已經做了手術了,此后昏迷了半個月才蘇醒。”陳庚生說,蘇醒后的父親狀態很差,由于腦部神經受損,連他這個兒子也認不出,還會說胡話。
“父親突然就變成這樣了,我感覺他還有很多話要對我說但沒法說。我希望父親能好起來,哪怕一天能清醒一兩個小時都是好的。”陳庚生說,父親在醫院住了半年后,又在家療養了半年。除了正規治療,他為了給父親治病,還嘗試了很多民間偏方,但父親的病情一直不見好轉,經濟上也扛不住了,“當時連飯都快吃不上了。”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陳庚生決定帶著父親前往廣西玉林工作,投奔朋友。“他完全不能自理,也不太認識人,給別人照顧或者送養老院我也不放心,只有帶在身邊。”陳庚生說。
第一次前往玉林,囊中羞澀的陳庚生帶著父親坐火車,他背著行李,將父親推在輪椅上。由于坐火車需要下臺階,縣城的火車站也沒有電梯,他不得不一趟趟地上下,將行李和父親抱下樓梯,“我把他從扶梯上面抱下去,他坐不穩只能躺在地上,然后我又抱輪椅下去,再把他扶上輪椅。每當想起這個畫面,都會有點心酸,父親跟著我受苦了。”
“帶著父親,我才有個家”
來到玉林后,陳庚生在工地打工,和父親在工地附近租了個兩室一廳的房子。5年來,他的生活幾乎一成不變,奔波在建筑工地和出租屋兩點一線之間。
陳庚生在工地打工
照顧一個臥病在床的老人,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很多在正常人看起來的小事,在他身上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父親牙齒掉光了,因為頭部神經受損注意力也不集中,普通人吃飯可能花十幾分鐘,他吃飯的話至少半個小時以上。”陳庚生說,最難的是頭一兩年,他還沒有適應邊打工邊照顧父親的節奏,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點才能上床,有時候坐著都快睡著,只好靠喝一些功能性飲料支撐,而平日最擔心的事就是自己受傷生病不能照顧父親。
由于父親吃不習慣外面的飯菜,這些年來基本都是陳庚生做飯。起初他也不會做飯,慢慢學會之后,在有限的條件下,他盡量讓父親吃得合胃口些,也會多買些水果蔬菜,在網上查找食譜,幫著父親去調理身體。
現在照顧父親已經融入了陳庚生的生活,他覺得帶著父親在身邊,才算有個家,“我也體會不到累了,就覺得這是生活的一部分。照顧他就跟自己吃喝拉撒睡一樣,每天如果不做好像還少了點什么。”陳庚生說,現在父親還是比較糊涂,只會回答是還是不是,有時候問他“為什么”,便不會回答了,意識也會混亂,比如他吃得很飽了,問他餓不餓,他還說餓。”
有時候,父親也讓他哭笑不得,常常會犯一些“小錯誤”,比如把弄臟的護理墊亂塞。有一次,勞累了一天回家的陳庚生因此和父親發了脾氣,但發完脾氣后又覺得很后悔。
“他一生病,我連飯都吃不下”
“回家過年”是屬于父子倆的儀式感。每到年末,陳庚生就會帶著父親自駕1000多公里回江西,也會在車后備箱貼上一張A4紙,寫上“帶中風老爸回家,長途行車,請多關照。”
“家里面也沒有什么親人,但我是江西人,回家就是為了歸屬感。”陳庚生說,一年來掙不掙錢不重要,最大的收獲就是父親在外面平平安安,心里就很滿足了。
陳庚生給父親慶祝生日
陳庚生出生時,陳發芽已經50歲。在他的印象里,父親一直是個很嚴肅的人,很少和他開玩笑,但父親很正直、愛憎分明,這一直影響著他。
對陳庚生而言,父愛是“潤物細無聲”的。父親在單位上班,有時候下班回家都會帶一些零食、玩具逗他開心。有一次,家里給陳庚生安排相親,平時省吃儉用的父親拿出積蓄來給他買了1000多元的衣服,“他自己都穿二三十元的衣服,但他寧愿自己省一點,也不委屈自己的子女。”
從去年開始,陳發芽的身體變差了一些。“去年住了4次院,今年住了2次院。此前剛剛出院,結果父親又說頭痛,剛出院沒兩天又住院了。”陳庚生說,這次住院檢查后,醫生說是心臟問題,可以做手術,但他擔心父親年事已高,身體承受不了,所以選擇了保守治療,將父親又接回家里照料。
“我一遇到他生病,自己連吃飯都吃不下。”陳庚生說,他最擔心的不是生活多苦多累,而是擔心父親有突發情況,“我真的不知道我該如何去解決。”
“閑暇中想記錄生活點滴”
閑暇之余,陳庚生喜歡在抖音上記錄了自己和父親的點點滴滴。有不少網友都被陳庚生的孝心打動。
“拍視頻只是因為很喜歡,我也有寫日記的習慣,視頻就更加直觀些,初心就是想記錄生活。”陳庚生說,當感覺有某一個瞬間值得去記錄,他才會去拍,“這些視頻留著多年之后再拿來看,或許會讓自己潸然淚下,這種財富是用金錢都是買不到的。”
陳庚生給父親喂飯
陳發芽不太喜歡陳庚生拍視頻,常常要哄著才配合,“用手機對著他拍太久了,他就很煩的。有時候我拿抖音視頻給他看,他看著視頻里面的自己說老頭子是誰,他都不認識自己。”
陳庚生收獲了許多贊美,但他表示只是做了子女應該做的事,“很多人或許都會經歷我這樣的情況,珍惜當下,珍惜眼前人。”
玉林市江西商會知道陳庚生的故事后,曾多次帶著慰問金和米、油等錢物上門慰問。
商會會長繆榮和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們2019年通過其他老鄉了解到陳庚生的故事,都很為他的孝心感動,“他們家里條件不好,陳庚生把父親放在家里也不放心,只能帶著父親來到玉林工作。他平時在工地上干活,工地沒活的時候就去幫私人做一些裝修方面的活。”
“看他帶著父親打工,感受到他對父親的關愛,我們都覺得很敬佩。”繆榮和稱,陳庚生和父親的居住環境比較差,他曾經問過陳庚生為什么不換個條件好的房子,但陳庚生說目前經濟條件不允許,帶著父親換房也不方便。
由于要照顧父親,陳庚生一直未考慮過婚姻大事,許多人在抖音上催婚,陳庚生表示,婚姻方面“順其自然”,“有緣分肯定努力去爭取,沒有也不去強求。”
在陳庚生拍攝的許多視頻開頭,他會給自己一個大大的笑容。雖然這些年過得分外辛苦,但他時常會給自己鼓勁,“坎坎坷坷已經走過來了,我能做到現在這樣子,自己也感覺比較欣慰和知足。”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