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沉浸式”觀展新體驗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甘肅單元特寫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曹立萍
初冬時節,寒意漸濃。自今年9月底“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展出以來,吸引了社會各界觀眾紛紛前來觀展。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設序廳、中央綜合展區、地方展區、展望展區、室外展區和互動展區6個展區,運用圖片、實物、模型等6000多項展覽要素,生動展現了新時代10年黨和國家事業的偉大成就、偉大變革。
位于地方展區5號館的甘肅單元,緊扣“奮進新時代”主題,全面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指示要求和黨中央決策部署,隴原大地發生的翻天覆地、令人振奮的新變化以及在新征程接續奮斗的生動實踐。
200多平方米的展廳內,甘肅單元以豐富多樣的互動觀展項目,打造沉浸式觀展體驗。
“能幫我和雪豹合張影嗎?”
“這只雪豹太萌了!”
自“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開幕以來,位于甘肅單元內的雪豹模型因萌趣可愛的造型,成為觀眾拍照合影的“網紅”。
“能幫我和雪豹合張影嗎?”在北京工作的張女士將手機遞給身邊的朋友,“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雪豹,一定得發朋友圈。”張女士說。
“雪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生活在海拔2500-5000米的高山上,因終年生活在雪線附近和皮毛雪白而得名……”甘肅單元講解員娓娓道來,觀眾紛紛駐足觀看。
“雪豹種群數量近年來有增加嗎?”家住北京的杜先生向講解員提問。
“近年來,隨著祁連山環境持續改善,雪豹的種群數量有了明顯增加。”講解員說,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省管理局張掖分局2018年布設的318臺雪豹監測紅外相機中,就有100臺相機拍攝到了雪豹,并且在多個點位同一視頻中拍攝到多只雪豹的活動情況。
“希望有機會能去甘肅,親眼看一看祁連雪山的美景!”說著,杜先生拿起手機和雪豹模型來了一張“親密合影”。
講解員耐心細致的講解,讓觀眾對雪豹有了更多了解,對甘肅近年來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的成就紛紛點贊。
雪豹種群數量的恢復,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省委省政府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扛起筑牢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政治責任的鮮活例證。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時指出,“這些年來祁連山生態保護由亂到治,大見成效。”
“我在敦煌畫壁畫”
在甘肅單元入口處,時常能看見觀眾排起長隊,只為能“畫”一幅屬于自己的敦煌壁畫。
選圖、填色、簽名、打印……在排隊等待許久后,家住北京的高女士選擇了一幅名為“菩薩手姿”的敦煌壁畫,開始填色創作。
“真的太美了!”高女士告訴記者,自己雖然去過甘肅旅游,但很遺憾沒有去親眼看看敦煌壁畫,今天能以這樣的方式體驗敦煌壁畫繪制過程,感受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藝術之美,真的非常難得。
在講解員引導下,觀眾來到甘肅單元內的數字敦煌3D全息展示平臺前,觀賞莫高窟極具代表性的第45窟整窟的7身唐代原作彩塑。
“數字敦煌3D全息展示平臺,采用激光掃描和結構光柵等技術,對石窟彩塑進行三維掃描和紋理拍攝后,完成三維重建藝術復原,多角度、立體式呈現精美的敦煌石窟彩塑。”講解員詳細講解數字敦煌3D全息展示平臺成像原理。
“沒想到今天觀展,能如此清晰地看到莫高窟壁畫的每個細節。”來自北京的蘇先生說。
“近年來,敦煌研究院始終致力于推進敦煌莫高窟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傳承工作,在深入挖掘敦煌文化時代價值的基礎上,通過云展覽、融媒體傳播等多種方式,創新敦煌文化的傳播途徑和模式。”講解員解釋說。
據介紹,為了永久保存、永續利用敦煌石窟文物信息,敦煌研究院在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數字敦煌”的構想,開展數字化關鍵技術的探索與研究,全面開展敦煌石窟數字保護工程,形成海量豐富的數字資源。2016年,“數字敦煌”資源庫全球上線,實現了30個經典洞窟整窟高清壁畫圖像和全景漫游節目的全球共享。
“甘肅不僅文化底蘊深厚,在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方面取得的成績更值得點贊。”蘇先生說,過幾日他還要帶孩子一起來觀展,讓孩子也能親身感受敦煌文化之美。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對敦煌文化保護研究工作表示肯定,強調敦煌文化是各種文明長期交流融匯的結晶,我們要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
“我在敦煌畫壁畫”互動項目和數字敦煌3D全息展示平臺,正是敦煌研究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傳承和弘揚敦煌文化的生動縮影。
朗讀一篇《讀者》文章
在甘肅單元,《讀者》朗讀亭互動體驗項目吸引眾多觀眾駐足。
觀眾走進《讀者》朗讀亭,戴上耳機、拿起話筒、輕聲朗讀一段美文,伴隨耳機中傳來的美妙的音樂,沉浸其中,其樂融融。
在北京從事媒體工作的宋女士在講解員的引導下,按照系統提示,選擇了一篇文章,輕聲朗讀了起來。“我們全家人都是《讀者》的忠實讀者。”宋女士說,《讀者》雜志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總能喚起人們的美好記憶?!蹲x者》朗讀亭以創新閱讀的方式,不僅能讓更多人喜歡《讀者》雜志,還能提升讀者的閱讀興趣。
在《讀者》朗讀亭,記者見到了一名“00后”年輕朗讀者李麗。“我很喜歡《讀者》,讀到自己喜歡的文章,我還會摘抄下來。”李麗說,“因為喜歡《讀者》,也一直想去甘肅看看,我知道甘肅有著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這些都非常吸引我。”
2019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讀者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考察時指出,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近年來,讀者出版集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建設由《讀者》書房、《讀者》閱讀角、自動售書機以及《讀者》鄉村文化驛站組成的“全民閱讀”立體服務網絡,為建設書香社會提供了“讀者方案”。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