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甘快看】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回響⑥|注入“金融活水”激活發展內力——農發行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甘州實踐”

記者 劉楓 周曉琴 何長凱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金融活則經濟活,金融穩則經濟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中,金融業肩負著時代所賦予的新的歷史使命。

作為全國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銀行,近年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甘肅省分行充分發揮農業政策性銀行“當先導、逆周期、補短板”的特殊職能,圍繞做好“水”“綠”“地”“城”“業”五篇文章,近三年累計支持甘州區融資貸款43.37億元,助力全區在生態建設、玉米制種基地建設、城市更新、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民生事業等領域領跑全市甚至全省,為甘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金融活水”。

與“水”交融  金融借力打好“生態修復牌”

走進甘州城區水生態修復治理區的中央文化公園和市民休閑公園建設現場,工人們正爭分奪秒搶工期、趕進度,工程建設快速有序推進。

“工程總投資10.21億元,我們向農發行申請了8億元融資貸款,今年3月份,第一筆2.3億元水利建設貸款已到位,為項目順利進行提供了資金支持。”據甘州區萬邦創業水務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志亮說。

據了解,作為省列重點項目,甘州城區水生態修復治理項目,利用張掖市污水處理廠中水進行補水,沿南二環道路及東、南三環道路輸送到甘州城南,成為水生態修復治理項目的主要水源,之后經過城區原有的水系及濕地排入山丹河,真正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項目建成后,可為市民提供集健身、休閑、娛樂、觀光等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填補甘州城南沒有公園的空白。同時,對連通優化城市水生態系統、改善提升城市生態環境水平、營造美麗宜居城市環境、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成果產生深遠影響。

同樣,位于甘州城區西南側巴吉灘,一個輻射全區15個鄉鎮和29.85萬城區人口的城鄉一體化供水工程——甘州區農村自來水工程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

“總投資3.1億元,計劃農發行貸款2億元。”甘州區水務局局長趙乾升說,“項目建成后,將關閉200多眼機井。這不僅加快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有效解決全區農村人飲工程小型水廠水源地污染安全隱患問題,而且徹底改變了地下水資源超采趨勢。”

近年來,農發行還創新通過PPP模式向甘州區貸款8200萬元,支持全區9個鄉鎮建設76座鄉鎮污水處理站及總長度30公里的污水管網,建成后的污水處理站日處理污水量達4510噸,助力解決了全區農村污水整治難題。

攜“綠”共生  國儲林項目厚植生態底色

三年前,黑河甘州段西岸是大片的荒灘戈壁、舊石料場。如今,6萬畝黑河亂石灘,變成了滿目皆綠的林海。

為了祁連山生態安全和黑河西岸治理,2020年底,甘州區謀劃啟動國儲林建設項目。項目總建設規模38萬畝,一期建設規模56592畝,總投資11.31億元,新造林面積34431畝,改培面積3703畝,撫育面積18458畝。

“項目能順利實施,甘州區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的背后,離不開農發行在資金上的大力支持。”甘州區青綠林草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馬勇說。

為解決生態建設資金不足問題,2021年,甘州區積極探索“林草項目+政策性貸款”的投融資新模式,率先通過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甘肅省分行申報并爭取全省首單8.97億元國家儲備林項目貸款,開啟了全省利用政策性銀行貸款建設國家儲備林的先河,為全區建設國家儲備林項目提供了資金保障。同時,也為推動全省林業草原多元化政策性投融資機制創新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經驗,被評為“2021年度全省10大金融事件”,創立了“張掖樣板”。

如今,甘州區依托國家儲備林項目,不僅營造出了6萬畝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還建起了祁連山淺山區水源涵養林、人祖山口元寶楓儲備林基地、西洞灘文冠果基地,新增國土綠化面積52.7萬畝,綠化覆蓋率達到20.8%,創建起了“國家森林城市”“零碳城市”。

2021年9月,全省首筆36萬畝人工林完成碳匯交易,實現經濟收益460萬元。這筆張掖乃至甘肅省“史上第一”林業碳匯交易,開辟了林業生態產品市場化道路,取得生態價值轉換新突破。

除了碳匯交易外,儲備林項目還能算出幾筆經濟賬。

在甘州區林草局局長王東看來,第一筆賬就是林下經濟。國儲林栽植了珍珠油杏、文冠果等特色林果2.4萬畝,可發展林草、林藥、林果和木本油料產業,僅盛果期木本油料年收益就可達1.95億元。

其次,還有一筆苗木賬。據測算,待到幾年后,當撫育的儲備苗木達到出圃條件后,間苗出圃的各類苗木,能實現收益近48億元;20年后,大量的大、中徑級用材林可間伐出售,每年可實現木材收益1.35億元。

多重“綠色紅利”還將繼續釋放。當前,圍繞生態建設這個課題,甘州區已著手規劃建設祁連山生態博物館、黑河生態博物館、北方植物園等重點工程。此舉,旨在通過植入多元業態將林地濕地變成休閑勝境,推動生態環境完美實現二次“蝶變”。屆時,還可同向聚合、深度融合養老、醫療、運動、旅游、養生、美食等商業元素,帶動旅游以及就業。

擲“地”有聲  助力張掖打造種業“硅谷”

近日,張掖國家玉米種子產業園項目現場熱火朝天,機器轟鳴,挖機揮舞長臂,項目進展順利。

“我們快馬加鞭趕進度,爭取早日建成投入運營。”張掖市甘州區現代種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高文軍介紹,截止目前,項目一期計劃建設的1、2號加工生產線、1、2號智能立體庫已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進行設備安裝;玉米種子交易中心、科研中心正在進行鋼結構材料加工、安裝;招商引資入駐園區三家企業甘肅賽威、甘肅華瑞恒祥、張掖沃土源公司正在進行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據了解,張掖國家玉米種子產業園項目規劃占地面積4660畝,總投資53億元,配套建設玉米種子科研區、加工生產區、戰略儲備區、交易區、農機社會化服務區、現代種業裝備科技區、西北糧食進出口倉儲物流配送區、循環利用區和公用工程區等九大功能區。該項目分三期建設,其中項目一期工程計劃投資20.08億元,建設種子科研中心、國家玉米種子戰略儲備中心、種質資源庫,配套建設種子交易結算中心等綜合服務設施及現代化玉米種子成套加工線5條;項目二期工程建設投資26億元,主要建設玉米種子加工生產線8條,國家種子儲備中心8個庫,物流園區;項目三期工程建設投資6.9億元,主要建設農機社會化服務中心、氣候實驗室、循環利用產業區等。

項目建成后,園區玉米種子生產加工、銷售能力可達3億公斤/年,將打造集種子“育繁推、產加銷”一體的國內一流玉米種子產業園,有力提升“張掖玉米種子”在全國的市場競爭力和知名度,創建立足張掖、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中國種業“硅谷”。

“區上成立專班,農發行張掖分行、甘州支行積極配合,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前項目前期貸款2億元,為項目的開工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甘州區金融辦副主任劉曉芳說,下一步,區金融辦將繼續與農發行溝通對接,加快推進種子產業園后續項目資金融資進度,為項目順利實施提供有力政策資金支持。

眾志成“城”  矢志城鄉融合發展

青磚石瓦小路,亭臺樓閣如畫,小橋流水農家,百姓張張幸福笑臉……告別“房前泥濘、房后棚圈”的農村印象,打造農民的“詩意棲居地”,地處黑河沿岸的甘州區靖安鄉用村容村貌的“蝶變”詮釋著美麗鄉村的新變化。

“我們推進鄉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重點項目建設,都離不開金融機構的支持和助力,特別是農發行在人居環境整治和空置房、老舊房屋拆除項目上給予了大力支持,解決了群眾修建安置房在資金方面遇到的問題,為全鄉風貌改造等重點任務提供了保障,全鄉修建4個集中安置區,335戶群眾住進了新房,現在全鄉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靖安鄉黨委副書記石曉瑾說。

靖安鄉的蝶變是全區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農業轉移人口數量不斷增加,農村宅基地和住宅閑置問題日益突出。探索盤活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的有效途徑,對于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和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甘州區積極謀劃包裝了總投資4.28億元的農村空置房老舊房屋拆除項目,申請農發行貸款融資3.2億元,專項用于18個鄉鎮的6881院空置房老舊房拆除。

“至目前,共向農發行貸款資金2億元,拆除空置房老舊房屋5807院。”甘州區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王克勤介紹,“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與農發行溝通對接,盡快落實剩余1.2億元的融資貸款,加大對各鄉鎮示范村示范節點、景區沿線、鐵路公路沿線,影響鎮容村貌的老舊房屋拆除力度,力求鄉村顏值更加靚麗。”

2021年12月24日,甘肅河西走廊(張掖)公共衛生醫療中心項目7億元融資貸款通過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甘肅省分行審批正式落地甘州,成為全省首單支持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設施建設的項目貸款,為破解河西五市甲乙類傳染病防治難題,增強河西地區傳染病預防和控制能力,促進區域醫療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同樣,作為市區兩級重點項目的張掖奧體中心建設,也離不開農發行3億元的貸款資金支持。張掖奧體中心建設項目總建筑面積6.5萬平方米,占地面積208.85畝,概算總投資4.4億元,是甘州區重點民生項目。項目包括“兩館一場一中心”,配套足球場、籃球場、門球場、戶外休閑廣場、健身步道、極限輪滑場地及兒童樂園等設施。建成后將成為張掖市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服務最廣的大型綜合性體育中心。

福“業”相牽  賦能全區產業齊頭并進

近日,在G312張掖農場至S237循環經濟示范園公路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大型推土機在運沙鋪路,壓路機在進行路基的墊層作業,工程建設如火如荼進行中,預計本月底能建成,達到全線通車條件。

為保障該項目順利實施,甘州區金融辦積極配合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張掖分行、甘路交通投資有限公司開展項目融資貸款事宜,從項目立項、可研、評估到貸款審批發放全程參與跟進。2020年11月,經農發行甘肅省分行獲批貸款2.2億元,用于甘州區G312張掖農場至S237循環經濟示范園公路建設工程項目建設。該項目的成功融資,為甘州區旅游大通道項目建設提供了金融支持,保障了全區重大項目的順利開工建設。

近年來,甘州區按照“以路興業、以路興游”的發展理念,立足打造交通通道、觀光廊道和林果經濟帶、扶貧產業帶、文旅農旅融合發展帶定位,依托全區現有路網框架,高起點謀劃甘州區旅游大通道項目。項目起點位于S237線張掖循環經濟園區,終點至S301線甘民交界酥油口河處,全長100公里,總投資4.5億元,向農發行貸款總額2.2億元。全線串聯平山湖大景區、屋蘭古鎮大景區、張掖機場、沙漠公園、馬蹄寺等市區重要景點節點,涉及張掖農場以及三閘鎮、堿灘鎮、黨寨鎮、安陽鄉等鄉鎮,根據不同路段設計為二級、三級公路,建成后將打造甘州區由北向南一條新的交通運輸、觀光旅游、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大通道。

張掖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作為張掖市、甘州區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搶抓“中國制造2025”政策機遇的重點項目,總投資25億元,建成標準化廠房28棟36萬平米,配套建設生活區14萬平米,建成道路8公里,完成綠化面積3萬多平米。為了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張掖市、甘州區創新融資模式,采取“銀團”組團模式貸款,其中農發行貸款7億元。

甘肅前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以良種奶牛養殖、繁育、鮮奶生產、銷售、飼草種植、銷售、養殖技術信息咨詢服務為主的綜合性企業,是目前能列入全省養殖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基地,先后被評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業部部級奶牛標準化示范牧場、中國優質奶源基地等。

2020年開始農發行張掖分行以甘肅前進牧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為核心企業,依托其信用,以上下游合作和真實交易為背景,對向其提供奶牛養殖、飼草原料的張掖市甘州區綠洲奶牛繁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張掖市神洲草牧業有限責任公司等5戶小微企業分別提供900萬元的小額貸款,截止目前總授信額度5040萬,貸款運行良好。農發行“1+N”融資模式,是把供應鏈上的核心企業及其相關的上下游配套企業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授信,依托核心企業信用和真實交易背景,基于物權和現金量管控向鏈上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支持,有效解決了上下游小微企業融資難、擔保難的問題。通過打通上下游融資瓶頸,有效降低了供應鏈條融資成本,進一步提高了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政銀合作”  譜寫互利共贏新篇章

2021年,甘州區與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張掖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同時,甘州區被農發行甘肅省分行確定為全省支持全域經濟發展暨鄉村振興整縣推進示范縣,通過實行政銀雙方高層溝通對接,創新具有政策性金融特點適合區情的融資模式,開辟快捷高效的辦貸方式,建立統籌財政資金反哺支農資金機制,攜手打造政銀合作典范,共同譜寫互利共贏新篇章。

據農發行張掖市分行黨委書記、行長丁國鋒介紹,在良好的“政銀合作”互利共贏機制下,兩年來,農發行累計向甘州區投放各項貸款32.9億元,年均增加16.45億元,分別高于該行“十三五”期間貸款年均增速和近兩年全區貸款年均增速7.45和6.27個百分點,每年貸款投放額占全區貸款投放額的50%以上。重點支持了甘州區水生態、國儲林、旅游大通道、智能制造產業園、空置房及老舊房拆除、奧體中心、河西走廊公共衛生中心、傳染病防治中心大樓、農村污水處理項目、玉米種子產業園等10多個重大項目,以及前進牧業、昆侖生化、河西制藥、華瑞麥芽等重點龍頭企業,全省首筆國儲林貸款、全省首單常態化疫情防控項目貸款落地甘州,省分行“水、綠、地、城、業”五篇文章在甘州大地結出豐碩成果,充分發揮了農發行“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的政策性職能作用。

同時,甘州區被省分行確定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全域經濟發展暨“整縣推進”成效位列全省首位,有力推動了區上重大項目建設、“三農”事業發展和穩住經濟大盤。

“為更好搭建政銀合作交流平臺,不斷深化雙方戰略合作,我們將持續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做好各項服務保障,當好政府與銀行的橋梁紐帶作用,全力推動雙方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甘州區金融辦主任曹亮介紹,2020年以來,甘州區在區農發行存入財政資金3.6億元,地方政府債券資金11.35億元。

“政銀合作,譜寫互利共贏新篇章。”甘州區人民政府區長趙新福表示,下一步,甘州區將用足用好全區有限的存款資源,財政性資金優先傾斜全力支持甘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金融機構,更好實現與金融機構相伴共生、互助共促、共生共榮的良好局面。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甘肅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高常青表示,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水、綠、地、城、業”五篇文章,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水平,持續加大信貸投放,為張掖市、甘州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政策性金融支撐。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