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甘肅省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原標題:【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組織書記專訪】
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資源型城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
——訪金昌市委書記王鈞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謝曉玲
“黨的二十大立足百年輝煌、宣示大黨使命、擘畫強國藍圖、經略偉大復興,具有劃時代、里程碑的重大意義。”金昌市委書記王鈞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說,“我們將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與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指示要求結合起來,與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立足資源型城市實際,圍繞國家所需、金昌所能、民心所盼、未來所向,在轉型中發展、在發展中轉型,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之于成效,奮力譜寫新時代金昌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就金昌如何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資源型城市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王鈞談道:一是強工業、興產業、聚集群,夯實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根基。今年以來,金昌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千方百計抓招商、上項目、擴投資、促發展,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0.61億元、同比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2.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7%,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9%,連續三個季度獲全省高質量發展貢獻獎。
金昌將堅定不移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把構建現代化產業集群作為主攻方向,以市企融合一體化發展為基礎,以金昌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載體,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全力支持金川集團做大做強并發揮龍頭企業、“鏈主”企業作用和優勢,帶動鏈上企業協同發展,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現代化水平。
推動有色金屬新材料、循環化工、資源綜合利用等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全力打造全國鎳銅鈷新材料基地、西部地區循環化工產業基地、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范基地,持續鞏固在全省乃至全國的重要地位;推動新能源及新能源電池、網絡貨運、平臺經濟等一批對可持續發展具有長期支撐和重大帶動作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全力打造新能源千萬千瓦級基地、新能源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和就地消納示范區、河西走廊新能源調峰中心,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推進現代服務業與高品質菜草畜產業以及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有色金屬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電池2個千億產業鏈以及數字經濟、化工循環、資源綜合利用、高品質菜草畜4個百億產業鏈,力爭今年“2+4”產業鏈產值突破千億元,“十四五”末規上工業企業達到200家以上、產值突破2500億元,金昌國家級經開區建成千億園區,河西堡工業園產值突破500億元。
二是強科技、抓改革、促開放,增添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動力。金昌將深入實施強科技行動,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充分發揮國家鎳鈷重點實驗室等15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等平臺作用,布局建設新能源電池及電池產業研究院等高層次研發平臺和企業創新聯合體,通過“揭榜掛帥”、廳市會商、校企協作等方式,加強鎳銅鈷合金、動力電池材料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五年翻一番。
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深入推進“放管服”、國資國企、科技體制、金融體制、職業教育、醫療衛生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發展民營經濟,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交流合作,積極融入“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參與境外資源開發和經濟貿易,推進“北煤南運”“蒙煤內運”通道和區域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三是強縣域、促融合、惠民生,提升全面轉型高質量發展成色。金昌將以城鄉融合發展為統攬,推動城鄉空間、產業、生態、公共服務、人文、社會治理“六融一體”,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促、城鄉互補,著力打造全省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爭創全國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彰顯工業新城特色氣質,全力爭創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強的全國文明典范城市。
提升縣域經濟發展活力、承載能力和綜合實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實施鄉村建設突破行動,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殲滅戰,把永昌縣建設成為工業強縣、農業強縣、文旅名縣,力爭“十四五”末進入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前十位,把金川區建設成為經濟強區、服務名區、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在城鄉融合發展上為全省作示范。
堅決貫徹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科學精準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著力解決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急難愁盼問題,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產,全力維護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讓全市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