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建筑巴田高速公路3標項目部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建設紀實
(記者 常魁星 通訊員 張海亮)紅城芒鄉田東的巴田高速公路即將于今年12月建成通車,廣西巴馬到田東更快捷了。中交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巴田高速公路第3標工程,線路總長21.637公里,是典型的山區高速公路,橋梁及隧道工程集中,橋隧比例達44.5%,施工安全風險大。經過項目全體員工拼搏奮戰,兩年完成了三年工程量,創造了“巴田速度”,向革命老區人民獻上了一條“綠色路““致富路”。
“三管三必須”,確保施工安全
該項目工期緊,任務重,施工環境復雜,安全因素多。項目部高度重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環保體系和組織機構,健全和執行好各項制度,夯實安全責任。黨建引領抓安全,提高政治站位,認真學習貫徹《新安全生產法》,提高項目管理和施工人員要求,扎實做好各項基礎管理工作,設計合理的施工方案,進行有效的安全技術交底,加強施工人員安全培訓,提升安全工作水平。項目經理作為第一責任人,高度重視安全,提出“真安全”理念,切實履責,發揮風向標作用,講安全課、參加安全會議、帶隊安全檢查、落實安全措施。
項目部黨建引領與安全生產相結合,健立健全安全環保體系,以執行落實為導向,以“打通最后一公里”為目標,夯實安全責任,一崗雙責。建立健全29項安全管理制度,執行力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項目部在安全組織機構和人員配備上加大力度,施工安全經費專款專用,確保施工安全。每個工區配備兩名安全部人員、一名機械部人員、一名專職電工,形成一個復合型管理小組,每個小組配備一臺安全巡邏車,小組集體出動日常巡查,安全管理業務更加精細化、專業化,為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項目部設置安全總監、專職安全員、施工隊伍配置專兼職安全員,倡導“安全工作是干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理念,將班組專兼職安全員納入到項目安全組織機構中,制定具體考評及獎懲辦法,確保安全管理深入到一線作業人員。明確工區、部門安全責任,全員逐級簽訂責任書,工區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區域劃分,重點抓好工區及部門負責人,構建責任網絡。編制《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制度》,制定《工區安全管理提升建設方案》,將“三管三必須”落到實處,堅持“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原則,建立責任考核機制,明確考核標準和獎罰辦法,逐級考核,層層負責。
一崗雙責,安全促生產
項目部堅持“一崗雙責”原則,加強安全部與生產部門深入合作與分工,安全管理人員想方設法促進、協助工區搞生產,生產部門積極配合管安全,形成“安全促生產、生產保安全”的良好局面,解決了安全與生產長期存在的矛盾問題。
項目部制定安全工作“保底、提升、創新、引領”四步走策略,加強員工安全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教育,用安全專班打造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用復合型安全巡查小組保障安全施工。抓好班組建設,對新進場的合作隊伍采取“先教、再學、后糾”的方法,實施“一人一檔”的體系管理,深入開展“人人都是安全員”、“班前5分鐘”活動,黨建活動與安全管理融合,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勞務人員全部經考核合格后上崗,為每位入場作業人員建立“安全管理檔案”。實行三級安全教育,特殊工種重點培訓教育,實現安全教育全員覆蓋。按照檢查計劃開展綜合、專項等各類安全檢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按照“五定原則”整改。抓好安全標準化建設,對便道進行風險分級管控,嚴格按照標準進行便道防護,保證施工生產。
項目施工期間,正值新冠疫情多發期。項目部以高度的政治站位,疫情防控與施工生產,兩手抓,兩手硬。實施疫情防控常態化防疫管控,采取多重管控措施,實行封閉和閉環管理,儲備充足防疫物資,開展“拉網式”監測,全面摸排工人信息,進行全員核酸檢測,人員進出項目核實綠碼、核酸報告等“四件套”。開展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全流程模擬疫情突發事件,提高員工疫情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保障安全生產。項目部全力推動安全生產“三個必須”、“一崗雙責”落實落地,建立健全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構建橫向協同、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落實打通“最后一公里”活動中的難點,打造出巴田三標安全文化。
雙重預防機制,提升標準化水平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為確保工程質量,項目部積極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從各個施工細節入手,對于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風險進行分級,通過進行風險分級管控以及隱患排查治理方式,確保施工過程安全。運用風險分析方法,將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風險分為若干個等級,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低風險,同時對于施工過程中各個崗位的責任制度進行明確,一旦發生事故,第一時間追究責任人責任。項目部積極提升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加強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培訓,提升各項施工作業操作規范化水平,確保各崗位施工人員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項目黨支部書記抓黨建抓安全,兩手抓,兩手硬,親自參與指導“安康杯”評比活動。黨員干部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自覺遵守施工過程中的各項規章制度,為加快施工進度提供了重要支持。
項目地處盆地,雨季持續時間較長,雷雨天氣較為頻繁,在施工過程中存在較大用電安全風險。對此,項目部提升施工過程中電力系統運行安全性,加強電力系統檢查力度,組織專業人員定期巡查用電線路,保障工程施工安全,避免在施工中發生用電安全事故。臨時用電引進專業智慧配電箱,設置標準梯籠和符合要求的安全平臺,橋面系施工采用標準防護和濕接縫防護臺車,保證高空作業安全。采用無死角監控等管理手段,實現對隧道施工人員實時定位,提高了施工現場的管理水平和生產安全。開展安全月活動,進一步提高員工安全生產意識,杜絕安全生產事故,保障項目安全生產正常運行。該項目部安全工作得到了巴田高速公路指揮部的肯定,巴田高速公路全線單位按安全生產月“遵守安全生產法 ,當好第一責任人”主題,在該項目部右江特大橋施工現場開展了“防洪防汛水上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檢驗應急預案的可行性及救援各方的聯動機制和實戰能力,提高各級管理人員安全應急處置能力,確保汛期安全生產。
項目領導班子成員親自帶隊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將危險因素扼殺在搖籃中,召開安全黨課,助力推進項目安全生產。各部門緊密配合,提升自身業務能力,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監督及管理,使得施工安全性不斷提升。通過建立標準化施工體系方式,進一步提升生產安全水平,對促進工程進度發揮了重要作用,樹立了施工單位良好的社會形象。
安全施工標準化,建設“雙示范工程”
項目部對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建設實行“首件驗收制”,長抓不懈。橋梁、隧道、路基每道工序施工,嚴格按照公司和地方標準化要求,選一個工區開展首件施工標準化觀摩,并推廣到全標段,打造了一批標準化亮點工程,取得業主滿意認可。該項目機械設備眾多,周邊建設項目機械事故頻發,右江特大橋涉水作業,安全因素多。項目部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渣土車傾覆”、“水上作業”應急救援演練,為事故救援處置提供經驗和方法,有效提高了項目整體應急救援反應能力。項目部針對工程特點,建設“綠色品質雙示范工程”,成立專班,重點打造品質工程。成立路面“零污染”專班、右江特大橋專班、預制梁專班、隧道專班,每個專班由項目班子成員擔任組長,負責隱患排查、現場解決問題及督促整改,專項攻關,全力打造“雙示范工程”“百年平安工程”。
項目部針對隧道施工風險高的問題,應用先進的視頻監控系統、有毒有害氣體監測報警系統、門禁系統、施工人員定位系統、電話報警系統等,對隧道施工現場生產進行監控。項目部管理人員通過網絡在電腦、手機端直接了解現場作業人員情況,對關鍵部位施工質量和安全進行監督,信息化技術使項目的安全及質量管理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項目部加大機械化、信息化施工投入力度,使資源集約化、機械高效化,不驚擾生態,不污染環境,與時俱進,通過標準化施工,讓“品質巴田”“綠色巴田”與自然相融。中交建筑巴田高速公路第3標項目部自開工以來,未發生安全生產事故、職業健康事故、消防事故,實現了“零事故”目標,打造了一條“綠色路”“品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