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城市 > 甘肅 > 正文

【甘快看】甘肅白銀:打造現代農業新樣板 “農”墨重彩促產業集群

初冬,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柴辛村大棚西紅柿上市。 馮文強 攝

中新網蘭州11月24日電 (劉玉桃 滕愛琴 馬玉平)初冬,走進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柴辛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劃一的蔬菜大棚,雖然冬日的黃土高原略顯荒蕪,但這里的蔬菜大棚中卻是另外一種景象,一排排木架上綠意盎然,綠葉間掛滿大大小小的西紅柿,圓潤飽滿,菜農正在忙著與客商討價還價。

“今年西紅柿價格還可以,一個大棚收入有三四萬元。”柴辛村村民魏列聰說,因為常年從事蔬菜種植,他對自己種植技術很自信,相較于以前露天種植病蟲害較多,加上天氣因素影響,收成不穩定,現在大棚種植,有技術保證,產量高品質又好,收入有保障。

圖為大棚里種植的西紅柿。 馮文強 攝

圖為大棚里種植的西紅柿。 馮文強 攝

如今,柴辛村有40余座日光溫室種植大棚,當下水果西紅柿已進入成熟期,菜農正在忙著采摘、裝箱,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這是我們去年引進的水果西紅柿,口味沙甜,第一年試種就賺錢了。”柴辛村黨委書記彭生輝指著掛滿西紅柿的枝頭,講述柴辛村的致富之路,“目前水果西紅柿的市場價1斤8元錢,一個1畝半大棚1年純收入是5至6萬元左右。”

圖為白銀市靖遠縣發展大棚蔬菜種植業。(資料圖) 馮文強 攝

圖為白銀市靖遠縣發展大棚蔬菜種植業。(資料圖) 馮文強 攝

彭生輝表示,今后村里將繼續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業布局,聚集規模化、標準化現代農業產業鏈建設,不斷深化產業融合,加大設施農業生產投入,發展“一村一品”產業,讓溫室種植戶一年四季都能“品嘗”到豐收的喜悅。

十年來,靖遠縣始終把特色產業作為現代農業開發的核心領域,抓住自身農業資源優勢,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行動,加快形成全縣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新格局。“中國文冠果之鄉”“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隴原蔬菜之鄉”“靖遠枸杞”“靖遠羊羔肉”“小口大棗”等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成為見證靖遠特色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一張張亮麗名片。

截至2021年底,白銀市靖遠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5.71億元,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2015年底的19912元、7498元增加到2020年底的28324元、11307元。

獨特的資源稟賦、區位優勢,為靖遠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經過十年的開拓進取,靖遠正努力走出一條具有“現代”方向引領、“絲路”時空定位、“寒旱”內在特質、“甘味”知名品牌的新時代農業發展路子,持續提升優勢產業規模、質量和效益,實現特色農業大縣向現代農業強縣轉變。

圖為靖遠縣獨特的水資源以及區位優勢,為當地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資料圖) 馮文強 攝

圖為靖遠縣獨特的水資源以及區位優勢,為當地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資料圖) 馮文強 攝

讓田園美、山水美、民俗美、生態美的農村變成人人向往的地方。如今,走進白銀美麗鄉村,沃野美景如畫。

下一步,白銀市將把產業發展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核心和基礎,以工業思維發展現代農業,加快構建“四集群+四片帶+N”農業產業發展格局,推動“十一大”特色產業集群化、規模化發展。統籌規劃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高效節水灌溉等,持續用好“小塊變大塊”“旱變水”“坡改堤”等經驗做法,完成高標準農田年度建設任務,構建現代農學產業體系,促進農業高質量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完)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