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人出現“白肺” ? 專家回應:和疫苗接種無關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2月2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有媒體提問稱,從近期公眾的反映情況看,有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診過程中發現了肺炎或者是CT出現了“白肺”的現象,有網友認為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感染了原始毒株或者和接種疫苗有關系。針對相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表示,首先可以明確回答現在出現的所謂的“白肺”,與武漢當時的原始毒株和疫苗接種是沒有關系的,并且當前的流行優勢毒株仍然是奧密克戎毒株。
她表示,“白肺”是肺部影像學表現的一個口語化的描述。“我們知道正常情況下肺部是由肺泡來組成的,肺泡里邊是充滿了空氣的,進行CT或者是X線檢查的時候,射線穿過肺泡的時候,它的影像表現應該是黑色的區域,但是當肺泡里邊出現炎癥和感染有滲出液和炎性細胞的時候,肺泡就被這些滲出液或者炎性細胞所填充,射線就穿不透,在影像學的表現上就出現了白色的區域,白色區域反映出來的是滲出物的影像學的表現,并不是說肺臟的組織和實體變成了白色。”
焦雅輝表示,隨著滲出液的吸收、炎癥的消退,“白肺”的表現也會逐漸消退,就是說肺部的影像學表現會回到正常的黑色區域,而且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現了炎癥就都叫“白肺”,“白肺”實際上應該是一個比較嚴重的肺炎表現。
那么這一類的患者在臨床上,尤其在現在的這一波疫情當中,主要是高齡的合并嚴重基礎疾病的患者出現,但是這樣的患者出現白肺這樣嚴重的情況占比是非常低的。
焦雅輝說,注意到現在網絡上大家說的“白肺”,有的不是真正的“白肺”,有的也沒有達到一個很嚴重的程度。多個病原體都可以引發肺部的炎癥,嚴重的時候都可以出現白肺的這樣的一個影像學的表現。在治療上來講,現在是有成熟的專家共識和治療的方案,經過治療,“白肺”的患者當中有相當一部分還是可以好轉的。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