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城市 > 浙江 > 正文

杭州等多地倡導“留下過年”,這些人可領補助!

杭州等多地倡導“留下過年”,這些人可領補助!

繼上海之后,浙江杭州、福建泉州等多地也倡導“留下過年”,并給予相關人員補助。

12月27日,杭州市召開“搶先機、拼經濟”30條政策新聞發布會,力求實現明年一季度“開門紅”。其中提到,“暖心關愛用工行動”政策包括5條措施,主要通過發放電子消費券、給予企業各類補貼等形式,鼓勵和倡導省外員工留杭穩崗。

多地倡導“留下過年”這些人可領補助

12月27日,浙江省杭州市召開“搶先機、拼經濟”30條政策新聞發布會,出臺《關于“搶先機、拼經濟”實現開門紅的實施意見》。

其中,“暖心關愛用工”政策包括5條措施,將通過發放電子消費券、給予企業各類補貼等形式,鼓勵和倡導省外員工留杭穩崗。

據悉,為鼓勵和倡導省外員工春節期間留杭穩崗,助力企業復工達產,杭州將向每名春節期間留杭的省外員工(在杭繳納社保的非浙江戶籍員工)發放600元消費券(發放12張,每張面額50元),消費每滿100元抵用一張。消費券使用時間為1月21日0時至2月20日24時。

1月10日至1月16日,用工單位、靈活就業和新業態從業人員可通過“親清在線”數字平臺進行申報。杭州行政區劃內,“支付寶”支持的實體經營場所商家(支持線上消費),消費每滿100元抵用一張。

若個人在春節期間離杭,應通過“支付寶”APP,主動退還已補貼金額。對核查中發現違反信用承諾的申報單位和個人,一經核實,依法追繳補貼款項,并記入失信記錄。

浙江省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副書記吳潔靜表示,春節期間堅持生產的杭州市規上企業且符合條件的,按堅守崗位的外省籍參保員工每人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留工補助。“春節期間,杭州市企業租用大巴車跨省‘點對點’組織非本市戶籍員工返崗且符合補貼條件的,補貼包車費用50%,每家企業最高20萬元。”

在文化旅游方面,明年一季度,杭州全市國有A級收費景區實行首道門票免費,并鼓勵非國有A級景區也免費開放,吸引外地游客到杭州旅游。

記者發現,倡導外來務工人員“留下過年”的不止杭州一地。

浙江義烏

12月12日,義烏出臺“留義過年”十條舉措,內容涵蓋消費補貼、交通出行、留崗紅包、生產補助等,倡導在義外地人就地過年。記者了解到,在義繳納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非金華籍在義人員,可申領500元/人的數字人民幣紅包,對春節期間正常生產的企業員工家屬來義過年的,給予該員工家庭戶1000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

此外,義烏還要求各鎮街引導房東給予在義人員減免半個月以上租金或免費延長半個月以上租期。鼓勵企業、商會、行業協會開展年夜飯、文化娛樂等活動,發放“過年紅包、禮包”。

春節期間,義烏全市所有停車場免收停車費,市內公交車免費乘坐。文化館、圖書館、非遺館等公共文體場館及設施免費開放。

在全方位保障留義過年人員“吃住行游購娛”需求的同時,義烏市也為春節期間正常生產經營的企業(項目)推出了專屬福利。對春節期間連續生產的工業企業、建筑工地,全力做好金融、水、電、氣等要素的供給保障。針對規上工業企業,2023年一季度營業收入達1000萬元以上且同比有所增長的,每家企業獎勵10萬元。

義烏還鼓勵春節期間正常生產的企業采取發放“留崗紅包”、保障住宿、改善就餐環境等措施,溫暖留義員工,增強他們的歸屬感。春節期間,義烏還將開展線上線下“春暖義烏”系列招聘活動,對人員集中、時間集中的新來義省外重點地區務工人員,以包機、包車、包專列等方式組織“點對點”接送。

記者了解到,當前疫情防控優化調整,今年發布的十條舉措,更多是基于催熱本地經濟、助力企業“搶回訂單”等方面考慮,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順暢,助推經濟穩進提質。

上海

12月2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本市相關行業和企業穩崗留工有序運行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鼓勵引導外來務工人員留滬過年,支持外來務工人員節后加快返崗復工。

鼓勵電商平臺和郵政快遞企業持續提供快遞、外賣服務,2022年12月25日至2023年1月27日期間(以下統稱“補貼期間”),對重點監測的電商平臺和郵政快遞企業,給予上崗工作的一線人員每人每天60元補貼;特別的,對元旦期間(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和春節期間(2023年1月21日至1月27日)上崗工作的一線人員,給予每人每天150元補貼。

鼓勵重點工程建設施工項目不停工、少停工,在補貼期間,當日實際上崗人數達到2022年11月末實際上崗人數80%以上的重點工程建設施工項目,給予上崗工作的一線人員每人每天100元補貼。補貼經費由市、區兩級財政共同保障。

福建泉州

12月26日,福建泉州也出臺措施,支持企業穩崗留工促生產,節前留泉職工,最高獎勵3000元: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