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首頁 > 綜合 > 正文

公職人員吸毒兩次被拘后仍在職,大家為什么很難“平和看待”?

6月19日,有網友舉報稱,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農林水務局(注:實為農牧林水局)工作人員杜某,因吸食毒品曾被公安機關處理兩次,“第一次拘留15天,第二次強制戒毒兩年。”但身為國家公職人員的杜某,并沒有因此被開除,至今仍在單位上班。

6月20日下午,昆都侖區農牧林水局工作人員回應紅星新聞記者稱,網傳舉報屬實,紀委已對其作出相關處理,杜某并非公務員,是事業編制人員,目前已開除黨籍,按普通干部用,是單位工資最低的,“我覺得我們就正常使用唄,也希望大家能夠平和正確地看待。”(據6月20日紅星新聞)

涉事單位的回應看上去似乎合情合法,但卻依然讓很多網友感到震驚不解。從回應來看,杜某在吸毒的時候不僅是有編制的公職人員,而且還是黨員,理應以更高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來要求自己,但他卻犯下吸毒這樣的彌天大錯,兩度被公安機關處理,卻依然能保留公職,繼續在崗,雖然只是普通干部,但依然是干部,這很難不讓人對公職人員的整體道德要求和單位的管理制度產生懷疑。有網友表示,如果是在一般企業工作的普通人,不要說吸毒了,光是拘留15天加強制戒毒以及兩年不在崗正常工作,都足夠被開除了,即便這樣杜某居然還能繼續在崗,且當干部,這不是“鐵飯碗”,恐怕是“金剛鉆飯碗”了吧!

雖然從法律條文來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吸食毒品或者組織、參與賭博活動的,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也就是說,杜某的行為在紀檢部門看來,不屬于情節嚴重,所以沒有開除他,而是讓他繼續在崗“為人民服務”。

但這一處理結果,在普通大眾看來,卻很難接受。事業單位編制到如今仍是很多人心目中的“香餑餑”,那么多人費盡努力地考編考公,就是因為公職人員是社會認可度、社會地位都比較高的職業,是很多人眼中的“精英”。中國人自古以來就習慣“以吏為師”,公眾對于公職人員的私德、公德要求都會更高,而吸毒毋庸置疑是非常墮落,害人害己的行為,因吸食毒品兩次被公安機關處理,都沒有按照“情節嚴重”處理,也難免讓人對紀檢部門的處理力度,對公職人員隊伍的純潔性,產生不信任感。

而且,近年來由于多位明星藝人涉毒,普通民眾對于毒品越來越痛恨,對于公眾人物涉毒的態度也越來越趨于“零容忍”,網上流傳一句話:“花在毒品上的每一分錢,都是打在緝毒警身上的子彈”,可見公眾對毒品態度。多家官媒都曾經發聲,對涉毒明星就應該以“一次吸毒,終身禁演”為底線,可以改過自新給出路,但不允許出鏡演出。某種程度上,公職人員和明星藝人一樣,都屬于“特殊身份”的人,都屬于承載了更高道德期待的人群,對明星藝人絕不姑息,對公職人員卻“網開一面”,的確顯得有些“雙標”。

而對于公眾的質疑,涉事單位的工作人員表示,“希望大家能夠平和正確地看待”,這話更是不合適。就是因為這種處理結果讓多數人覺得不合理,大家才會發出質疑,單位有“保護”之心,難道民眾就一定要跟著“原諒”嗎?否則就是不平和,不正確?這樣不謹慎、缺乏群眾意識的回應,恐怕對于整個單位、整個公職人員隊伍的形象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曾經刊文解讀監察法,其中明確提到,黨和國家對于黨員干部、對于行使公權力公職人員的要求,就是要比對普通公民的要求高,這正是紀委監委始終秉承紀在法前、紀比法嚴的要義所在。但對于杜某的處理,似乎并沒有體現出“要求更高,執紀更嚴”的態度,涉事單位在要求公眾平和看待之前,是不是應該先思考一下,為什么自己這樣處理會讓人覺得不妥呢?全面從嚴治黨,強震懾,固防線,應該讓大家實實在在看得到行動,看得到效果,處理公正合理了,公眾自然就會“平和對待”。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劉袁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