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所說的近水,是穿越冀中平原安平縣全境的滹沱河;遠山,說的是新疆若羌縣境內的阿爾金山。要問,你為什么把滹沱河與相距遙遠的阿爾金山扯在一起?因為我采訪的對象河北安平縣徘徊村原支書王建杰,撫養了六個孤兒,滹沱河邊的徘徊村兩個,新疆阿爾金山腳下的若羌縣四個。愛心如日,燦然明照,光若金輝,愛的陽光灑在滹沱河,也灑在阿爾金山,由此,使人想到大愛無疆!
去年夏天,我回故鄉河北安平采訪一家民營企業,撰寫並發表了散文《地靈花》,倍受關注。家鄉好友物流中心總經理趙世威對我說:咱們縣有一個人,也值得寫一寫,他的事跡很感人。
我問:是哪一位?
趙世威告訴我,他叫王建杰,徘徊村原支書,是老八路的后代,擔任村支書將近三十年。他帶領村民種富硒麥,俗稱黑小麥,種出了好日子,聽說他先后撫養了六個孤兒。他少言寡語,做了很多好事,卻很少從牙縫里露出來。
我對趙世威說,這個王建杰,雖說是個普通農民,人家一人撫養六個孤兒,讓我肅然起敬,咱可以去拜訪他嗎?
趙世威說:當然可以,明天咱們就去徘徊村。
汽車沿著滹沱河北大堤上的柏油路行駛,從車窗望去,美麗的滹沱河像一條銀色的飄帶,在大地上蜿蜒伸展。呵,我熟悉的母親河,載著冀中平原日出的壯美和日落的雄渾,日夜流淌,流向比遙遠還遠的遠方。陽光下的河面,浪花跳躍著,閃爍著,那么耀眼,那么快活,那么靈動,我相信,每一朵浪花都映著一個小太陽。
我與王建杰未曾謀面,但我認定他有一顆愛心。
到了徘徊村,王建杰熱情迎接我們。這個枕著滹沱河濤聲長大、與土坷垃打了幾十年交道的農村人,不像土里土氣的農民,很像一位教書先生。他戴著一幅眼鏡,目光流露出誠實和善良,那張飽經風霜的臉,微帶紅潤,憨厚的嘴唇緊閉著,沒錯,確實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初次見面,他給我最突出的印象是,穩重睿智。
我握著他的手說:聽說你撫養了六個孤兒,令人敬佩!
王建杰靦腆地笑了笑,說:咱做的這點事兒,比起你熟悉的安平縣企業家魏志民給縣中學捐款一千萬,咱真是馬尾提豆腐,提不起來。
我說,不能這樣比,人家魏總是全國人大代表,著名的大企業家,你是個普通農民呀。不過,你們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積德行善,樂于奉獻。
王建杰坦誠地告訴我:說實在的,這十來年,俺們徘徊村也有了很大變化,從種黑小麥開始,村民們的腰包越來越鼓起來了。去年,全村增加收入近50萬。村里成立了格潤種植專業合作社,如今,全村種黑小麥1700多畝,黑小麥和富硒面粉、富硒掛面暢銷到大江南北。今年新年伊始,來自保定的客商向合作社購買500斤黑小麥,迎來了一個開門紅。你說,咱日子好過了,不應該做一點慈善事業,幫一幫需要幫助的人嗎。
我點了點頭,覺得,生活富裕起來的農民,靈魂開始覺醒!
在王建杰的引領下,我和隨行的朋友一起參觀徘徊村的磨房。
這是一間簡陋的房子,房內那盤石磨,和我記憶中自家的石磨簡直一模一樣:兩個磨扇,一個磨盤,只是沒有推磨和拉磨的木柄。
磨房里的村民告訴我,這石磨是王建杰書記當年找人專門建造的,利用傳統工藝磨富硒面,一開電門就轉動起來,不需要人推牲畜拉。為了不損害富硒面的質量,磨扇不能轉動的太快。
話音剛落,那個村民拉動電門,石磨慢慢轉動起來。咕嚕咕嚕的石磨聲,使我回想起已經逝去的漫長歲月,耳邊響起改革開放的時代強音。我的思緒隨著黑小麥在石磨里的破碎聲中升騰著,拓展著,感覺徘徊村這個古老的村莊正在致富的道路上疾速奔跑,而領頭人正是撫養著六個孤兒的王建杰。
在磨房旁邊一間簡陋的會客室,徘徊村的幾個村民,向我介紹了王建杰帶領村民探索特色產業發展之路的經歷。徘徊村地處滹沱河北部,是一個以種地為生的傳統農業村,七、八年前,村民年人均收入幾千元,只好勒緊褲腰帶過緊日子,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時任村黨支書書記的王建杰,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和群眾,積極探索鄉村振興致富之路,先后種植藥材、發展苗木,部分村民增加了收入。后來,王建杰多方搜尋信息,聽說中國農科院航天育種中心經過多年研究試驗,新培育出一種富硒黑小麥,每公斤黑小麥硒含量能達到1600微克,是有機認證產品,有助于人們提高免疫力,對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有一定食療效果,特別是里面的微量素硒,對癌癥有一定程度的預防作用,順應了群眾養生保健需求。王建杰展轉奔波,找到中國農科院有關負責人,爭取到150斤黑小麥種子,帶領村民成立格潤種植專業合作社,聘請中國農大專家擔任技術顧問,實行科學種植管理,不斷擴大種植規模,村里采用傳統石磨加工工藝,生產了富硒黑小麥全粉,黑小麥掛面等產品,村民過上了吃飯講營養,掙錢有奔頭的好日子。
告別徘徊村時,王建杰讓人給我乘坐的汽車后備廂裝了五盒富硒面,每盒五斤。他說,晚上在縣城一家酒店與我共進晚餐。我沒有拒絕,因為我還沒有打開他的話匣子,聽他講撫養六個孤兒的故事。
晚宴,應趙世威和王建杰的邀請,來了五六位做絲網生意的企業家。我們安平縣是全國絲網之都,在絲網行業,真是異軍突起,群雄爭霸,成功的企業家不乏其人。而這些企業家都和縣物流中心有密切聯。趙世威向酒桌旁的朋友介紹,喬秀清是軍旅詩人、散文作家、書法家,他心系故鄉,多次回到安平采風,撰寫了好多篇散文發表,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孫犁故里文學大使”,今天,他特意采訪撫養六個孤兒的王建杰,大家歡迎。
朋友們頻頻舉杯敬酒,我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和王建杰坐在一起,想聽他講述撫養六個孤兒的故事,卻沒有機會。
采訪沒有完成,我因故返回北京,等待時機再回故鄉,繼續采訪王建杰。因新冠病毒肆虐,時隔八個月,我跟隨春天的腳步回到故鄉。
疫情過后的安平,春意盎然,映入我眼簾的景物實在太美了,竟讓我這個共和國老兵著了迷,詩興像滹沱河的浪花跳躍飛濺,一首描寫平原春景的小詩,自然而然地從心底流淌出來:
杜宇啼春淚打夢
燕子歸來春已醒
河岸柳絲垂翠綠
垅上桃花笑嫣紅
杏花墜玉香滿地
梨花堆雪映碧空
風雨過后春韻嬌
最解老兵思鄉情
這天上午,我和縣文聯主席王彥博,一起采訪王建杰,聽他講撫養孤兒的故事。他講的故事是真實的,如泣如歌,悲喜交加。
徘徊村有一個名叫靳悅悅的女孩,六、七歲時,其父因過量飲酒身亡,母親帶著小悅悅的姐姐改嫁到別的村莊,小悅悅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沒多久,爺爺病故了,小悅悅和身患殘疾的奶奶艱難度日,生活苦不堪言。身為村支書的王建杰,可憐苦命的小悅悅,決定資助撫養這個失去父母的孤兒,每個月把至少200元的撫養費送上門,一直堅持了10年之久。如今,悅悅已經年滿十八歲,高中畢業的她可以自食其力,開始新的生活。
五年前的冬天,是徘徊村農民靳云光最難熬的日子,他剛30歲,患胰腺癌,已到晚期。他的兒子才出生七個月。年輕的妻子田海梅望著病危的丈夫,心快要碎了。
靳云光在彌留之際,握住了妻子的手,斷斷續續地說:海梅,我就要走了,你要答應我一件事,等咱們的兒子稍大一點,你再改嫁,行唄?
田海梅眼框里的淚水流了下來,她朝向丈夫點了點頭,沒言語,轉過身把兒子抱到丈夫跟前,想讓丈夫再看看他疼愛的小寶寶。沒料到,不諳世事的孩子哇哇地哭起來,田海梅解開懷里的衣扣,把乳頭塞進孩子的嘴里,她明白病危的丈夫需要安靜。
靳云光熬到春節后的正月溘然去世。出殯那天,滹沱河的風呼呼地吹過來,吹亂了田海梅的頭發,卻吹不干她臉上的淚水,她和送殯的鄉親們顛顛簸簸走到墳地,眼瞅著鄉親們把自己的丈夫安葬好,她才在鄉親攙扶下回到家。
村支書王建杰就在送殯的人群里,事畢返回家中,他召集兩個兒子一起開會,研究決定,每個月給靳云光的兒子200元撫養費,一直要撫養到十八歲。為了給田海梅解除后顧之憂,王建杰自己掏錢給田海梅買了一臺縫紉機,安排她在絲網公司上班,從事包裝袋加工活計,保障她每個月有一定的收入。自靳云光病故后,妻子田海梅和兒子度過了五個春秋,她至今守寡沒有改嫁,用心血澆灌著與丈夫共同培育的一棵幼苗。
采訪中,我問王建杰:聽說你在新疆若羌縣資助撫養四個維族孤兒,是真的嗎?
王建杰笑了笑說:是真的。
河北安平縣人怎么撫養新疆孤兒呢?這簡直讓人覺得莫名其妙,我問:究竟是怎么回事,給我們講一講。
王建杰給我和縣文聯主席王彥博沏好了茶,我一邊品茶,一邊聽王建杰講述鮮為人知的故事,讓思緒飛向新疆的阿爾金山,飛向浩瀚的大戈壁,飛向神奇的古樓蘭。
真是機緣巧合!在安平縣代職的一位副縣長來自新疆若羌縣,由他牽線,兩個縣建立了“結親”關系,他還幫助王建杰與若羌縣中學取得聯系,接受了正在小學班級就讀的四個維族孤兒的撫養義務。這四個維族孤兒,兩個男孩,兩個女孩,年齡在七歲到十歲之間。王建杰每個月的十五日,給四個維族孤兒分別發去撫養費,300元至500元。若羌縣中學將四個維族孤兒每個學期的學習成績表,通過微信發給王建杰。十年來,王建杰曾兩次飛往新疆,到若羌縣去見他牽掛的四個維族孤兒,他下榻的地方叫做樓蘭賓館。
我對王建杰說:樓蘭古城就在若羌縣境內,你去了沒有?
王建杰搖了搖頭說:沒有。
我說:那里有全國著名的樓蘭博物館,館內陳列著挖掘出土至今保存完好的兩千年前的樓蘭美女,你肯定沒顧上去參觀。
王建杰說:是的,新疆之行,目的是為了見到那四個維族孤兒,他們在我心里的份量很重。
我開玩笑的對王建杰說:我明白了,你喜歡孤兒,不喜歡美女。
話音剛落,在座的三人都哈哈大笑起來。
我手機里收藏著云朵演唱的歌曲《我的樓蘭》,那浪漫的歌詞和優美的旋律,真讓人驚艷無比,回味悠長!“你總是隨手把銀簪插在太陽上面,萬道光芒蓬松你長發的波瀾,我聞著芬芳跋涉著無限遠,只為看清你的容顏。你總不小心把倩影靠在月亮上面,萬頃月光舞動著你優美的夢幻,我聞著芬芳跋涉著無限遠,只為看清你的容顏。誰與美人共浴沙河互為一天地,誰與美人共枕夕陽長醉兩千年,從未說出我是你的塵埃,但你卻是我的樓蘭……”
我想把這首歌轉發給王建杰,對他說:你若再去新疆若羌縣,一定要去看一看樓蘭古城,還有那沉睡兩千年的樓蘭美女,感受一下我們這個文明古國歷史的悠久和文化的沉淀。我把王昌齡的詩句改一個字送給你,不見(破)樓蘭終不還。
王建杰說,好呵,咱們一起去可以嗎?
我說:如今我年邁,身體欠佳,恐怕是去不成了。50年前,我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機關的年輕軍人,奉命赴新疆伊吾軍馬場采訪,撰寫一位攔截驚馬搶救群眾的牧馬工人的英雄事跡,那次,我見到了天山,頭頂雪冠;見到了巴里坤草原,綠色望不到邊;品嘗了醇香的牛奶茶,還騎馬在草原馳騁。特別是觀看一位維族女中學生的歌舞,留下了難忘的記憶。她人美歌美舞美,我使勁給她鼓掌,她走到我跟前,說“謝謝解放軍哥哥”!那時我剛21歲,長得又年輕,人家不好意思喊我“解放軍叔叔”。
王建杰打斷了我的話語,他插話說:我正在撫養的若羌縣中學一位孤兒,就是維族女孩,名字叫卡德也芽生,跟著奶奶生活。這個女孩眼睛大大的,頭上扎著好多條辮子,身材窈窕,能歌善舞,還特別懂事,她見到我,緊緊攥著我的手,眼睛淚汪汪的。她對我說:我知道,你家鄉有一條滹沱河,我家鄉有一條孔雀河,這兩條河雖然隔著幾千里,但是,都沐浴著同一個太陽的光輝。她還高興地跳起舞來,舞姿優美曼妙。她一邊跳,一邊唱,"我們新疆好地方呵,天山南北好牧場……”,我覺的眼前這位維族小姑娘就像一只美麗的孔雀……
我慶幸終于打開了王建杰的話匣子,對他說:,你撫養了四個維族孤兒,剛才講到一個女孩,再給我們講一個男孩的具體情況。
王建杰喝了幾口茶水,思索了片刻,說:我撫養的若羌縣孤兒,有一個10歲的維族男孩,名叫庫爾班江吐爾遜,母親是他惟一的親人,是一位清潔工。他和母親住在若羌縣吾塔木鄉尤勒滾艾日克村。那次我到村里去見孤兒庫爾班江吐爾遜,村支書庫爾班江吾斯曼設宴招待我,那個年輕人身體很棒,飲酒如喝水,眼瞅著他喝了一瓶白酒,真把我驚呆了,人家卻泰然自若,談笑風生。他說,我看人不會錯,庫爾班江吐爾遜這孩子有出息,要好好培養。真讓那位村支書說對了,我第二次去新疆若羌縣見孤兒,正在烏魯木齊讀警官大學的庫爾班江吐爾遜特地趕來,陪同他母親一起來見我,我們三人還合了個影。我相信,這位大學生將來肯定是一位人民的好警察。他母親對我說,這些年多虧了你的資助撫養,你是我家的大恩人。我親身體驗到,資助撫養新疆孤兒,涓涓之水,澆灌的是漢族和維族的友誼之花。
那天上午九點鐘,王建杰開車到安平縣城藍灣國際生活小區寓所來接我,他要和我一起到滹沱河邊的小張莊,瞻仰抗戰時期縣游擊大隊長王東滄等革命先烈英勇就義的地方。我欣然同意,因為和他在一起,就有采訪的機會。彼此一見面,我將早晨特意寫好的一幅對聯送給了王建杰,內容是: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王建杰非常高興,他讓我解釋一下這幅對聯的寓意。我說,這是蘇州名園滄浪亭上的一幅對聯,屬于集句聯,上句來自北宋歐陽修的《滄浪詩》,“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下句來自北宋蘇舜欽的《過蘇州》詩,“綠柳白鷺俱自得,近水遠山皆有情”。我送你這幅對聯,上句象征你積德行善,奉獻愛心,這是不能用價格來衡量的;下句象征家鄉的滹沱河和新疆若羌縣境內的阿爾金山,你撫養孤兒在這兩地都注入了感情。王建杰對我煞費苦心寫的這幅對聯深表謝意。
為什么王建杰執意陪我到滹沱河邊的小張莊緬懷抗戰英雄呢?汽車行進途中,王建杰對我說,這是一次洗滌靈魂的活動,咱們不能忘記革命先烈們。俺出身革命家庭,父親王志根是一九年三八年參軍的老八路,三五九旅王震的部下。他在一次戰斗中負傷,子彈射穿了他的腹部。搶救時,需要一種特效藥,按照當時的規定,這種藥只有團以上領導干部才可以使用,俺父親是營級干部,不夠條件,咋辦?沒有上級領導批準,衛生隊的醫生不敢擅自使用此藥。營教導員 楊一青當場質問醫生,生命重要還是規定的條件重要?先用藥,然后我再向上級領導匯報,如果有問題,我來擔當。教導員下了死命令,醫生不敢不聽,那種藥用上后,經過搶救,父親脫險了。應該說,教導員是我父親的救命恩人。全國解放后,楊一青留在新疆工作,后來擔任新疆人大主任。那年他到北京參加會議,父親帶著我從五百里外的家鄉趕到北京,約定在賓館見面,兩個老八路久別重逢,緊緊抱住哭了。要說我對新疆有特殊的感情,甘心情愿撫養那里的孤兒,做一點貢獻,其中之意,也包含對長期在新疆任職的老教導員楊一青報恩,老話說,有恩不報非君子!
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我領悟了,人生最大的財富,不是腰纏萬貫,豪華住宅,名牌汽車,古董珠寶什么的,而是靈魂的覺醒和人格的魅力!
王建杰告訴我: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新疆若羌縣,是全國面積最大的一個縣,也是全國著名的紅棗之鄉。我撫養的若羌縣四個維族孤兒,都知恩報恩,每年秋天給我寄來紅棗。若羌紅棗又稱樓蘭紅棗,是中國獨一無二樹上吊干的紅棗,個大飽滿,肉質細膩,清甜濃香,不僅好吃,而且營養豐富。我琢磨,為什么若羌紅棗那么紅潤,那么清甜,那么濃香,是阿爾金山上的太陽照的,還是塔克拉瑪干沙漠的熱風吹的?
我接著王建杰的話茬說:是,也不全是,或許是包括你在內的全國各地的援疆人,一顆顆愛心映的吧!
王建杰笑著對我說:你不愧是一位軍旅詩人!
進入小張莊村口,王建杰的汽車開得很慢,他被這個美麗的鄉村震驚了,那寬廣平坦的街道,道路兩旁排列整齊、青磚紅瓦、漂亮雅致的農舍,真讓人留戀忘返。曾多年擔任村支書的王建杰自言自語地說道,這個村的黨支部書記是誰?讓人佩服!他剛說完,一位五十多歲的人風塵仆仆趕來,他滿臉堆笑,拉開車門,緊緊握住我的手:大哥,我是玉虎,姓張,村支書,趙世威打電話告訴我,說你和徘徊村的原支書來這里,我在街旁恭候你們好久了。我說,給你添麻煩了,多謝,多謝!
玉虎兄弟把我們領進他家里,在寬敞明亮的客廳里坐下來,剛坐下,家鄉好友物流中心總經理趙世威和詩人企業家李海燕也趕到了。我們一邊喝茶,一邊聊天。
我對玉虎說,我這次回家鄉,主要目的是采訪王建杰,十多年來,他先后撫養了六個孤兒,知道的人少之又少。我的采訪快完成了,一定盡全力把他撫養孤兒的事跡寫出來,見諸報端,給社會傳播正能量,讓那些信仰缺失、私欲膨脹、不肯施舍的人,靈魂受到觸動。今兒個,王建杰和我一起來建小張莊,緬懷王東滄等抗日先烈,建杰說是給靈魂洗個澡,我認為此話寓意頗深,韻味悠長。
玉虎知道了我們的來意,他滿懷對抗日英雄的崇敬之情,講述當年縣游擊大隊長王東滄帶領游擊健兒與日偽軍生死搏斗、英勇突圍的經歷。那是一九四四年二月初,滹沱河兩岸還結著厚厚的冰凌,河中間飄浮的大大小小的冰塊,順流而下。縣游擊隊大隊長王東滄帶領三十多名游擊隊員,與日偽軍進行了數次生死搏斗,重創敵人之后,乘船來到小張莊,選擇一家農戶的高房固守。因漢奸告密,日偽軍以20倍的兵力猛撲過來,用輕重機槍、迫擊炮、擲彈筒、燃燒彈,還使用了毒瓦斯,把游擊隊包圍在高房之上,欲全部殲滅。激戰進行了一天,太陽落山了,王東滄大隊長帶領大家利用天黑突圍。本來,王東滄帶領隊員們已經突圍出去,他聽說還有一位同志仍被圍困,便帶領機槍手返回營救。
王建杰插話說,那個機槍手是俺們村的,戰斗結束后,說他犧牲了,烈士紀念碑上還有他的名字靳紅科,其實他還活著,解放后還當過俺們村的黨支部書記。
玉虎說,在突圍中,王東滄大隊長等九名同志壯烈犧牲了,生命誠可貴,正義高于天,抗日英雄永遠活在我們心里。走,咱們去看看王東滄大隊長犧牲的地方。
在玉虎帶領下,我們來到滹沱河邊,河水滾滾向東流去。玉虎用手指了指河對岸那百畝空地,告訴我們,那就是小張莊舊址,也就是王東滄大隊長帶領隊員們突圍的地方。因小張莊原址地勢低洼,如今,全村農民都搬遷到河對岸地勢較高的地方。
王建杰對我說,你仔細看看小張莊舊址,看到了什么?
我說:只看到河對岸那片空曠的河灘,芳草萋萋,幾只水鳥凌空飛翔。此刻,我想起唐代詩人崔顥的詩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王建杰說,我看到對岸仿佛矗立著一座英雄紀念碑,那幾只自由自在飛翔的水鳥,讓我想到自己撫養的幾個孤兒。王東滄大隊長等抗日英雄,為人民獻出了寶貴生命,咱們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做點善事,是完全應該的。
說得多好呀!王建杰這個老八路的后代,傳承著抗日英雄們的紅色血脈。
此時,太陽當空照著,眼前的滹沱河金波蕩漾。王建杰說,他想起了新疆若羌縣維族孤兒卡德也芽生說過的話,她說咱家鄉的滹沱河和她家鄉的孔雀河沐浴著同一個太陽的光輝。
我對王建杰說,那是她對太陽的贊美,也是對愛心的謳歌!我想起了一首歌,獻給你,帕瓦羅蒂的《我的太陽》:啊,多么輝煌燦爛的陽光,暴風雨過后天空多晴朗,清新大空氣令人精神爽朗。啊,多么輝煌燦爛的陽光,還有個太陽比這更美,啊,太陽,那就是你……
愛心,不正是美麗的太陽嗎?她把陽光灑滿人間,用溫馨撫慰人們的靈魂。如果每個人都像王建杰一樣,有一顆好善樂施的愛心,這個世界將是何等美麗!
301醫院原政委 喬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