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江山 常魁星 通訊員 金梅)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7月22日,北京部分革命后代到被譽為“京南紅色第一村”的河北省固安縣彭村鄉北荊垡村《京南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他們是:毛澤東專列原列車長、毛澤東歷史功績展暨習近平扶貧事跡展組委會主任張鳳茹,開國將軍、老紅軍羅文坊少將之子、將軍后代合唱團演員羅慶生,開國將軍、老紅軍李布德少將之子、將軍后代合唱團演員李建華,新四軍后代、北京鐵軍藝術團成員、原北京銀行支行長翟淮鋒,新四軍后代、北京鐵軍藝術團成員翟淮偉大校,紅色文化旅游項目總策劃王輝等。
當張鳳茹一行抵達北荊垡村時,受到了北荊垡村黨支部書記、委會主任李俊田等的熱情歡迎。大家圍坐在一起,進行了親切交談。李俊田書記簡要介紹了被譽為“京南紅色第一村”的《京南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情況。
李俊田書記說:“我們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依托項目地綠色農業產業和良好的生態背景環境,以國家精神文化為引領,重點打造國家精神文化長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非遺文化小鎮、合院文化小鎮、民宿康養文化城、世界蔬菜博覽園等項目,發展集體經濟示范、現代農業、文旅康養產業,集生態觀光、文化體驗、康養度假、配套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盤活十個村、兩萬畝地;全面致力于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實現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的鄉村全面振興示范樣板。”
李俊田書記在談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策劃思路時說:“我們村莊整體包裝紅色精神主題,構筑主題重大、特色突出、鏈條完整、內容感人、表述生動的黨性教育基地,包括不同主題階段的展館、演藝劇院、觀影廳、大講堂、紅色文創紀念館等,配套大食堂和宿舍滿足餐飲、住宿需求,打造京南黨性教育基地。我們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融合戶外拓展訓練、軍備展覽展示、國防教育等,提供集體式的住宿和餐飲,學生群體可獲得真切的軍旅體驗,增強體魄,汲取精神力量。重點包括游客服務中心、國防教育實訓基地、軍事裝備展示大道、北斗營地項目。”
李俊田書記在談到建設《京南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振興開發模式時說:“我們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國家精神文化為引領,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多元產業,帶動鄉村整體盤活,采取功能互補、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推動文化、鄉村、田園、康養、產業有效融合的鄉村振興發展模式。”
“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萬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北京部分革命后代參觀了《京南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毛主席等五大領袖群雕前合影留念,到剛建好的統戰歷史文化街參觀游覽。李俊田書記熱情地為大家進行了現場講解。大家還很有興致地參觀了《京南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眾多展板,領略了基地風采,受到了紅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