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千萬工程”足跡 繪隴原“富春山居圖”
——從2023美麗鄉村國際論壇一窺甘肅鄉村建設實踐
7月26-27日,以“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主題的2023美麗鄉村國際論壇在甘肅省隴南市康縣舉辦。論壇期間,甘肅推進鄉村建設的實踐和經驗引起了有關國家駐華使節、國際組織代表及國內外專家學者等與會代表的高度關注。
緊盯標桿,持續深化“千萬工程”的甘肅實踐
“建設什么樣的鄉村?怎樣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論壇上,這道新時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答題”,成了與會代表們關注、交流的重點之一。
論壇期間,第二次到訪甘肅的聯合國可持續農業機械化中心副主任安書曼,特意參觀了康縣的村莊。“這里有美麗的風景和新鮮的空氣,村民們的生活充滿了活力。”安書曼說,“每次來到這里,無論是綠色的生態、干凈的環境,還是村莊里隨處可見的友善笑容,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地處西秦嶺南側大山之中的康縣,曾是一個深度貧困縣。這里青山連綿、植被覆蓋率高,自然生態優勢明顯。立足于此,康縣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梯次推進,從改善人居環境到建設美麗鄉村,再到打造全域生態旅游大景區,探索出了深度貧困地區建設美麗鄉村的“康縣模式”。近年來,康縣深入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系統推進山水自然美、鄉村整體美、產業品質美、城鎮精致美、社會真善美的“五美康縣”建設,全力打造宜居宜游宜業的美麗鄉村升級版,成功入選“2022年健康中國·康養旅游百強縣”。
分層次、多模式、全域化建設美麗鄉村,著力繪就“天藍地綠水清、村美院凈人和”的秀美畫卷;挖掘鄉村資源、打造產業新亮點、豐富產業業態、拓展鄉村新功能,用“美麗鄉村”點亮“美麗經濟”,“康縣模式”是甘肅推進宜居宜業美麗鄉村建設的典型代表之一。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任振鶴表示,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下,甘肅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持續深化“千萬工程”的甘肅實踐,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厚植生態底色、扮靚鄉村顏值、激活產業動能、提升幸福品質,一幅各具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正在徐徐展開。
緊盯“千萬工程”這個標桿,真學實學,真抓實干。前不久,甘肅省專門派出考察團赴浙江考察學習“千萬工程”建設經驗,考察團要求成員要全面學習浙江先進理念,看到差距、找準方向、提振信心、積極作為,點面結合抓好和美鄉村建設,持之以恒推進“千萬工程”甘肅實踐。
“我們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學習踐行浙江‘千萬工程’經驗的突破口,穩扎穩打,錨定目標,不換賽道。”論壇期間,甘肅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楊金泉告訴記者,2013年以來,甘肅以“千萬工程”為標桿、為模范,深入推進以“千村美麗、萬村整潔、水路房全覆蓋”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改善行動,2018年起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2021年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同步啟動“5155”鄉村建設示范行動,一體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甘肅注重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產業、改善人居條件、培育文明鄉風,推動隴原鄉村發生了滄桑巨變。
以“和”為筆,描繪隴原和美鄉村畫卷
建設和美鄉村,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決勝之要、是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的關鍵一招、是加快城鄉融合發展的有效途徑、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在2023美麗鄉村國際論壇上,與會代表們圍繞扎實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等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甘肅將以‘和’為筆、用‘美’調色,聚焦村莊美、產業興、百姓富、治理好、鄉風和、集體強,打造一批實力鄉村、美麗鄉村、文明鄉村、善治鄉村、幸福鄉村、活力鄉村,著力勾畫‘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隴原鄉村山水畫。”任振鶴在論壇上表示。
記者了解到,今年,甘肅在全省啟動實施了“和美鄉村”創建行動。從浙江考察學習歸來后,甘肅在臨夏州專門召開了全省“和美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要求全省上下要進一步理解把握“千萬工程”的時代背景、發展脈絡、豐富內涵、實踐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堅持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目標,著力打造一批“村美院凈鄉風好、業興民富集體強”的和美鄉村,讓新時代的農村“顏值”更靚、農業“路子”更寬、農民“口袋”更鼓,不斷實現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和美鄉村”創建過程中,甘肅將堅持規劃統領、示范帶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遵循規律、有序推進,政府主導、村民主體,生態優先、綠色環保,按照河西走廊地區、中部沿黃地區、隴中隴東黃土高原、南部秦巴山區、甘南高原等分區域打造,按照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等分類別開展創建。甘肅將綜合研判村莊發展水平、所處階段、短板弱項,充分釋放村莊資源稟賦、區位優勢、人力資源,讓平原農區更具田園風光、丘陵山區更具山村風貌、濕地水鄉更具詩情畫意。
合作互補,共探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之路
產業是和美鄉村建設的重要基石。在2023美麗鄉村國際論壇期間舉行的美麗鄉村和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發展論壇、甘肅省特色農產品及食品加工產業鏈招商引資洽談會亦引起了與會代表們的極大興趣。在洽談會上,瑞華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等120家企業、投資人及地方政府現場簽署了61份合作協議,協議金額達150.52億元。
甘肅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交會處,地形地貌復雜,氣候類型多樣,農耕文明歷史悠久。近年來,甘肅充分挖掘高寒干旱農業蘊含的“綠色有機”特質,集成推廣現代設施裝備和先進科學技術,努力推動“變劣為優”,構建起了“牛羊菜果薯藥”為主導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探索走出了一條“寒旱農業-生態循環-綠色產品-甘味品牌”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甘肅的玉米制種、高原夏菜、中藥材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馬鈴薯產量和蘋果面積居全國第二,肉羊肉牛出欄分居全國第三、第八,全省有100多種農產品出口遠銷85個國家和地區。
“通過這次論壇,我們學習了國內外農業方面的先進理念、技術,有利于促進甘肅農業高質量發展,同時,論壇也將幫助我們把甘肅發展現代寒旱特色農業的一些先進做法、經驗、技術、產品推廣到國外去,為世界農業發展作出貢獻。”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楊天育表示。
“農業是甘肅非常重要的經濟構成部分,甘肅農業有著良好實踐和成效。我認為,甘肅和中國其他地區有很多有益于其他國家的良好做法和經驗,我們愿意把甘肅以及中國的經驗向其他國家進行介紹。”安書曼表示。
“中國的智慧和力量讓人民擺脫了貧困,在現在的美麗鄉村建設中取得的成效也非常令人矚目。”非洲聯盟駐華代表處常駐代表拉赫曼塔拉·穆罕默德·奧斯曼在參加論壇時表示,本屆論壇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他將把交流、學習的經驗帶回非洲,幫助當地的減貧事業和鄉村建設。
共商美麗鄉村建設之路,共謀和美鄉村發展大計。一個個充滿真知灼見的發言,一場場敞開心扉的交流,在2023美麗鄉村國際論壇上,與會代表們在思想碰撞和智慧交流中增進了文化認同,凝聚了發展共識。楊金泉表示,甘肅將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姿態,加強同友好國家和兄弟省市的交流互鑒,合力打造深度互補、高度共贏的合作發展平臺,共同探索符合時代潮流、具有鮮明特色的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之路。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