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政下的一線樓市: 看房客大增,漲價并不普遍
[ 以深圳鏈家梅林天虹店為例,7月該門店的咨詢量共430條,8月,升至530條左右,增長幅度約23%。 ]
被“政策大禮包”砸中后,北上廣深的樓市終于有了盛夏的味道。
9月3日,“認房不認貸”落地后首個周末,北京各大樓盤人頭攢動,有剛需盤日均接待數百組客戶,千萬級改善盤日均成交額過億,并卡緊付款周期,還有新開盤項目認購金額56.2億元。深圳有置業顧問忙到“團團轉”,電話和微信消息不斷。
傳聞中樓盤趁勢漲價并不完全屬實,至少在北京,房企多在摩拳擦掌,趁政策時機多賣房去化,最多打算收回微幅的折扣。不過,市場熱浪開始聚集后,房企似乎也被點燃了難得的希望,有樓盤政策一出臺便連夜開會,準備看市場情況調整策略。
二手房市場也感受到震動,但與新房市場短期成交量提升不同,龐大的二手市場里業主信心最足,購房者則相對冷靜。最明顯的變化是,新政后想掛牌賣房的業主增多,在價格上也較以往更強勢,有中介跟業主從晚上談到凌晨,后者仍不愿有折讓。
在北京工作九年,房產中介張林很久沒看到這種畫面了。這兩天,他從早上工作到深夜,一天只顧得上吃一頓晚飯。不過,市場瞬息萬變,連他都沒有百分百把握,這股熱浪會持續燃燒,還是瞬如短暫煙火。
“算價格時房子被人搶了”
“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北京后,新房市場最先感受到顫動。此前北京名下無房,但在全國有過住房貸款記錄的人,突然獲得了首套房資格。
9月1日深夜,在北京豐臺區某均價10萬+的改善項目,置業顧問李薇的手機不斷亮起。“新政當晚大概訂了五六套,客戶晚上直接轉賬說,現在是首套房資格了,之前看項目很久,但首付多少有點問題,現在不用著急賣舊房也夠了。”
新政第二日,該項目又賣出去十套,日均成交額在億元以上。有購房者選好房正在算價格時,相中的樓層“就被搶了”。到9月3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項目待客區仍是座無虛席,置業顧問還沒忙完上個,就趕著接待下一波客戶。
客戶量上漲,樓盤對客戶資質、付款周期也有所要求。據李薇稱,要想買房的話,購房者要先付20萬訂金,7天內要付齊40%首付;若達不到要求,7天內最少也要付20%首付,月底前補齊。“如果市場一直走熱,付款周期不好的客戶,可能房源都不會給你。”
在北京南三環另一10萬+均價項目,記者看到類似場景,樓盤日均銷售額過億。張林說,9月3日該項目成交的一個客戶,之前很早就想買新房,但礙于原來二手房是貸款買的,即便賣了首付也不太夠。新政出來后,她直接看了六個項目,最后挑中一套下手。“本來也想周末看房,沒想到趕上政策節點了。”
據樓盤置業顧問稱,與其他改善盤相比,該項目的特點在于與周邊二手房存在倒掛。“周邊很多新房已經達到13萬、14萬均價,二手次新房也沒有低于12萬均價的,這個盤指導價比二手房便宜,所以一直賣得不錯,新政只是加速了去化。”
至于業內盛傳的樓盤趁勢漲價,則非市場普遍現象。以上述樓盤為例,9月3日它還拿出一套“特價房”吸引客戶,有棟樓低層房源政府指導價是106000元/平方米,打完折后均價不到9萬。“主要賣高層大戶型,目前也未漲價,特價房主要是吸引客戶。”
不過,市場蓬勃的熱情,讓開發商似乎信心回升。上述置業顧問稱,大戶型房源可能收回折扣,但還是要看銷售情況。李薇也稱,新政出臺第二天,公司便召開緊急會議,觀望各大開發商的動向,目前雖沒上調價格,主要發力收緊客戶,但不排除后續折扣收回。
在另一南四環內均價95000元/平方米的改善項目,記者同樣看到座無虛席、沙盤占滿的場景,項目一天平均成交10套、日均成交額1.5億以上。置業顧問對漲價并未鼓吹,但表示房源緊缺,現在重點不是漲價問題,而是慢的話好房源就沒了。
“我們去年12月底開盤,項目本身體量不大,政策一出來加速了去化。現在雖然還沒清盤,但高樓層幾乎已經沒了。”她稱,要買房需20萬訂金、7天內付清首付、當月完成網簽。“指標不是現成的,最好首付可以隨時出。”另一類似改善項目也稱,新政出來后賣出去30多套,對付款周期卡得也比較嚴。
對北京新房市場涌起的熱浪,張林深有體會,他表示自己所在的中介公司,以前日均整體成交40套左右,新政第二天便成交了340套,直接翻好幾倍。有偏郊區的剛需盤,近日每天接待四五百組客戶;還有項目因為總價低、周邊互聯網人士聚集,一天賣幾十套,置業顧問沒時間管客戶,購房者自主刷號看房。
高端改善項目更不愁銷路,9月3日,北京融創壹號院正式開盤,該項目總價3000萬元起,現場總認購金額約56.2億元。“北京整體購買力還是可以的,3000萬以上的房子,沒有好市場與壞市場之分,越高端的越秒沒,受政策影響相對較小。”張林認為。
廣州有樓盤首付降至兩成
在一線城市這波行情中,廣州最早落實“認房不認貸”政策,此后深圳、上海和北京紛紛接力。但相較而言,廣州市場最為平穩,還有樓盤首付從三成降至兩成。
9月3日,廣州荔灣區某樓盤的銷售顧問對第一財經表示,8月末一系列房地產政策出臺后,該樓盤將首付比例從原來的三成降至兩成,不過因為臺風,周末到售樓處看房的人并不多。“預計下周末人會多一些。”他表示,首付比例下調是相關部門調整的,不是個別樓盤定的,只要符合首套房要求,幾乎所有銀行都可以兩成首付。
此前,各地購買商品住房的首付比例,非限購區下限為首套20%、二套30%,限購區域下限為首套30%、二套40%,近日監管部門統一下調商貸首付比例下限,不再區分限購區域和非限購區域,仍執行限購的城市首付比例下限有望下調。
鏡鑒咨詢創始人張宏偉表示,從新房市場看,新政后北京項目銷售反應明顯好于其他三個城市;其次是上海,一二手房的帶看量確實有提升,主城區改善樓盤好起來了。廣州因為庫存量偏大,雖然第一個發布認房不認貸新政,但是反應是四個一線城市中最弱的。
深圳的新房市場則較廣州熱一些。上周日下午,臺風的影響已經過去,深圳市龍華區深圳北附近,該片區樓盤折扣較少,但現場看房的人流可觀。
今年8月中旬開盤的某樓盤,一名銷售顧問忙得團團轉,接待客戶的同時電話和微信消息不斷。他表示,當天已經接待了40多批客戶,而在8月末“認房不認貸”政策出來前并沒那么忙。該銷售對記者表示,新政后一些客戶的首付比例降低了,其所在的樓盤當天已經成交了十多套。
深圳北站另一還未開盤的項目,現場看房的人也不少,據現場銷售介紹,該樓盤計劃在9月中旬開盤,將推出400多套房源,盡管還未獲得預售證,但預計會比相同片區的其他樓盤便宜,目前已經有500多批客戶進行了誠意登記。不過,記者注意到,該項目售樓處穿著工作服的銷售、中介也不少,人數與看房的人相當。
而從上周末新開盤的項目銷售情況來看,深圳新房市場未有明顯波動。例如寶安區的鴻榮源嘉譽時尚花園,今年7月首次開盤,推出1401套住宅,5.5萬元/平方米,開盤當天去化近1200套,去化率約85%;9月2日該項目第二次開盤,推出818套住宅,均價與首次開盤時相當,去化率約73%,去化率低于首次開盤。寶安區卓越閔泰星奕府上周末(9月3日)則處于搖號階段,185批客戶選167套房,今年3月該項目首次開盤,推出392套住宅,共309批客戶參與搖號,相比之下,客戶房源比有一定增長。
民生證券認為,一線城市接連宣布“認房不認貸”,能釋放當地積累的置換需要,對全國整體購房信心亦有提振作用。后續銷售會經歷“購房政策積累型需求釋放”、“購房信心觀望型需求入場”和“購房能力恢復型需求提升”三個階段,總體銷售趨勢或向好。
二手房業主信心大增
與新房市場有所不同,二手房市場對新政反應最大的是業主。
“現在跟二手業主談價格太難了。”張林直言,新政出臺后,北京不少二手房業主對價格“咬得特別死”,堅信后續市場會漲價,不再折價出售房子。“有一次跟業主從晚上八點談到凌晨四點,政策發布前其實還有所松動,現在一分錢不愿降。”
在此之前,北京市場已經歷了明顯的低溫期。安居客房產研究院數據顯示,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已連續兩月成交低于5000套,二手房連續4個月低于“榮枯線”。
張林表示,之前降價、難賣的多是“老破小”。有業主年初能賣560萬,當時已經是歷史最高價,但業主以為市場會好轉,結果降到450萬也沒出手。還有不少上世紀80年代的老樓,房子掛牌登記半年多,一個看房的都沒有,不降價很難賣出去。即便是德勝等頂尖的學區房片區,市場也沒有最高點時好,巔峰時單價16萬的房子現在賣13萬。
如今,新政出臺,之前飽受降價困擾的業主,信心有所提升,二手房掛牌量也有增加。不過,后續成交會否明顯火熱,還需持續觀望。但即便是中介也表示,“現在的購房者都理性了”,這兩天掛牌、看房的人都很多,市場仍在博弈中。
其他一線城市也有類似情況。第一財經了解到,8月30日深圳官宣“認房不認貸”政策后,深圳二手房的掛牌量、帶看量有一定增長,但是成交量無明顯變化。
例如,深圳鏈家寶安西海灣花園店,8月23日~25日三天,二手房新增掛牌5套,成交1套,帶看2批次;8月30日~9月1日三天,該門店新增掛牌7套,成交2套,帶看9批次,帶看量增長較為明顯。
另外,以深圳鏈家梅林天虹店為例,7月該門店的咨詢量共430條,8月,升至530條左右,增長幅度約23%。據悉,該店咨詢的客戶大多是剛需,年齡在30歲左右。
有深圳房產中介平臺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新政出來后,其所在平臺帶看量、掛牌量都明顯變多,尤其是掛牌量,升至2010年以來最高峰。相比之下,成交量并沒有明顯變化,“新政出來不到一周,時間太短,購房者也需要決策時間,還看不出明顯變化。”
張宏偉也發文表示,上海房產中介反映稱,新政對急著改善的買家來說是重大利好,門店二手房預約帶看量直接增長50%。不過二手房的牛市來得可能慢一點,定價權在房東手里,好房子看漲惜售、臨時跳價也會發生。如果都這樣,就會出現“有價無市”的尷尬情況。
在他看來,認房不認貸新政,刺激了房東掛牌量,北上廣深都是如此,雖然有個別城市中介會內部下降掛牌房源,控制掛牌房源數量。“一線城市樓市處于置換改善與拋盤套現同時存在、交錯博弈的狀態,市場在向好,但呈現結構性的好轉,過程沒有那么順利。”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