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上呼吁生育支持措施如育兒假、生育補貼、住房補貼等全國“一盤棋”。
近日,吉林省衛健委在答復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關于我省少子老齡化問題的建議》時透露,將積極向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頂層設計建議。針對目前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實施效果,向國家衛生健康委提出全國“一盤棋”的配套支持措施,如生育、照護、哺乳育兒等假期,明確假期企業的用工成本分擔機制,減輕企業發展壓力;建立統一的生育補貼、托育補貼、住房補貼等經濟補貼機制,減輕家庭養育壓力,切實提升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實施效果。
吉林省衛健委介紹,該省采取優化流程、簡化程序、細化任務等方式,及時修改了《吉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在全國第一個完成了地方性法規修改工作,比國家要求提前一個月完成任務。在配套支持措施方面,該省將按政策生育的女職工產假在國家98天產假基礎上增至180天,男方護理假在15天基礎上增至25天等。
此前,地方生育假時長不一等情況已引起國家醫療保障局的注意。國家醫療保障局2022年在答復全國人大代表時指出,目前地方在國家法定產假外的假期設置差距較大,時長不一,功能定位不甚清晰,法律地位尚不明確,有必要在國家層面予以統籌研究,推進統一規范,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各類生育假的成本分擔機制,切實保障生育女職工合法權益,促進女性平等就業。
另外,《中國人口報》理論版今年10月刊發的一篇文章指出,各地各自出臺存在差異的兒童津貼政策,會對出臺全國統一的兒童津貼政策造成障礙。由于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導致各地的兒童津貼政策待遇存在差距,這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待遇公平性,從待遇差異中產生的相對剝奪感可能會對年輕人生育意愿產生不良影響。絕大部分地區的兒童津貼政策僅覆蓋二孩、三孩,無助于提高一孩生育率。由于一孩生育是二孩生育、三孩生育的前提,僅僅面向二孩或三孩而不對一孩發放兒童津貼的做法顯然會限制年輕人生育意愿向生育行為的轉變。
該文呼吁,國家層面應盡快研究全國性的兒童津貼政策,強化政策的統一性,明確兒童津貼政策的目標、內容、待遇標準以及責任主體等。在此過程中,應注重化解地方政策過度“零散”所產生的不良效應;應當在全國范圍內制定統一的兒童津貼標準,同時還應建立兒童津貼待遇標準的正常增長機制等。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