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晚,京滬兩地同步調整樓市新政,內容涉及優化普通住宅認定標準、購房首付比例下調、調整房貸利率下限。至此,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均已調整優化樓市調控政策。
新政落地后的首個周末,市場反饋究竟怎么樣,新政對購房者決策有哪些影響,澎湃新聞實地探訪了多家中介門店和新房售樓處。
首付壓力變小,置換客買大20平方米
此次,京滬兩地同步出臺優化普通住宅認定標準。而在這之前,上海、北京執行的普宅標準均已從2014年沿用至今。
其中,上海對普通住宅的認定標準進行了優化,剔除了價格標準,同時提高了建筑面積標準,從140平方米提高至144平方米。
普通住宅認定標準的調整,對二手房市場而言有直接的影響。據上海市徐匯區田林板塊一中介門店店長介紹,“以門店負責的區域為例,目前系統內總上架房源958套,按照原標準,僅105套房源屬于普通住宅。新政調整后,由于不受總價限制,周邊868套房源均變為了普通住宅。從占比來看,普通住宅的占比從原來的10%左右變成了90%的量。”
而一旦認定為普通住宅,則意味著二手房出售時稅費成本可明顯降低。以一套500萬元的房源為例,若原買進價100萬元,按照原政策,在滿五不唯一的情況下需繳納增值稅及附加稅約20.19萬元、個稅9.62萬元,政策調整后,僅需繳納5萬元的個稅,即增值稅及附加稅直接減免。
從新政落地后的首個周末來看,部分二手房中介門店的帶看量也有所提升。以上述田林板塊門店為例,新政實行首日單店帶看量為7組,第二天帶看量為6組。單日帶看量較新政前的一至兩組有明顯提升。
澎湃新聞在中介門店也注意到,有市民陸續到店咨詢,包括當前掛牌價情況、以及新政影響。
另據寶山區一名中介人員反饋,二手房市場在新政出臺后變化明顯。“我今天(12月16日)從早上8點開始就帶人去看房,到下午5點帶看了7組客戶。其中有明確購房意向的就有3組客戶,接下來就是跟賣家談談價格了。”該名中介人員表示,周末預約看房的客戶較新政之前明顯增多,而且掛牌的賣家也有所增加,大多數賣家在價格方面和同小區同戶型的相比也并未有所漲價,僅有一兩戶賣家對于掛牌價有所上調。在記者和該名中介人員交談之時,該名中介人員就接到了兩個買家打電話來進行預約看房。
據上述中介人員表示,截至12月16日17時,他所在的中介門店就新增了約15個掛牌房源。
不過,也有中介人員反饋,“看房量較新政前確實有提升,但從首個周末的表現看,沒有我們預期的那么高,買家賣家都相對理性,整體市場穩中有升。”
在成交量方面,據經紀人反饋,此次調整普通住宅標準的同時,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也有所下調,有利于改善需求入市。“新政落地前,對二套房客戶來說,是付七貸三(成),新政之后就可以付五貸五(成),像我們有個客戶,自己的房子賣掉300萬元不到,新政落地前他置換考慮買450萬左右的房子,新政落地后就重新調整了自己的預算,加到了650萬左右。客戶原本看的都是60平左右的房子,這周六買入的是一套80多平的房子,直接改善了居住需求。”
據網上房地產數據,在上海宣布新政實施首日(12月15日),上海二手房成交662套;次日(12月16日)二手房成交738套。另據上海鏈家研究院的監控數據顯示,11月份上海全市共成交二手房1.41萬套,日均成交約470套。
北京普通住房的標準也迎來調整,主要是在建筑面積條件、價格條件方面作出變動,包括單套建筑面積由140平方米以下調整為144平方米以下,價格標準取消了總價段限制,五環內成交單價上限由39600元/平方米提升至85000元/平方米,提升了1.15倍;五-六環成交單價上限由31680元/平方米提升至65000元/平方米,提升了1.05倍;六環外成交單價上限由23760元/平方米提升至45000元/平方米,提升了89%。按照北京市住建委數據,政策調整后北京全市普宅占比提高至七成左右,將有更多家庭能夠享受住房轉讓時的增值稅優惠政策。
根據諸葛研究院數據,新政落地第二天(12月15日),北京二手房單日成交426套,較前一日減少53套,但高于近一周水平的6.2%。24小時漲價房源量為273套,較12月14日增加80套。
有新房項目單日銷售20套房源,到訪量提升50%
從新房市場而言,部分置換客認為新政落地有利于打通二手房、新房市場的銷售通道。
“我是置換的,對我來說政策是比較有利的,之前二手房市場相對平淡,增值稅沒了之后,房東和買家的心理價差其實是縮小的,更有利于二手房出售。目前二手房還在掛牌,新房我們已經訂好了,開發商也會給到一些置換周期,所以想等市場回暖后將二手房出售。”上海一新房售樓處客戶表示。
不過,對于首次置業的買家來說,新政落地的影響相對有限。有新房項目客戶表示,“我們是買首套房,新政對我們的購房決策沒什么影響,首付比例下調意味著多貸款,但月供和利息也會變多,我們還是會按照自己的節奏走。不過,房貸利率下限調整對我們是一個利好”。
從新政落地后首個周末的樓盤表現看,各項目也表現不一。
據萬科朗拾花語營銷負責人介紹,該樓盤到訪量一直較高,此前工作日約80~100組,周末單天在兩三百組左右,新政出臺后,整體的來訪量差不多提升約50%。
澎湃新聞在上述項目售樓處看到,售樓處人流量較大,且看房者車輛在項目外排起長龍。
據介紹,該項目位于閔行區梅隴板塊,一批次于今年9月開盤,二批次于11月底開盤。
“目前貨量剩的不多了,從認購量來說,新政落地后的這個周末相比之前周末的話,認購量有提升一倍左右。”上述營銷負責人介紹,“新政出臺后,出來看房的人也比較多,客戶對包括樓層、樓棟的位置等的接受度也有提高,之前猶豫的部分客戶也會入市。特別是一些置換的客戶,新政對二手房利好的情況下他們更傾向于先來下定。”
據了解,該項目于新政落地后單日銷售量20套。
同樣位于閔行區的新房項目綠城沁蘭園正處于認購階段。據介紹,該項目于12月14日開啟認購,截至12月16日晚18時認籌客戶超390組,認購率112%;周日(17日)單日認籌客戶過百。澎湃新聞在項目現場看到,周日傍晚,該項目仍陸續有客戶進入售樓處。項目認購將于12月18日上午12時結束。
此次,上海的住房信貸政策也有所調整。上海新政提及,上海首套房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于30%。二套房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寶山、金山6個行政區全域實行差異化政策,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為不低于40%。
澎湃新聞從位于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中建玖海云天項目處了解到,新政落地后,項目當晚不打烊。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新政后咨詢客戶明顯變多,存量客戶里面首付不足的和猶豫的新政一出就出手了,當晚多組客戶直接下定,周末來訪量翻倍,截至周日(12月17日)16時,已新增銷售30余套。據項目官方披露的數據,上海新政落地4天,該項目銷售額破1億元。
不過,新政落地后,不同項目的售樓處表現并不相同。12月16日下午3時,澎湃新聞來到了位于寶山區的一個新房售樓處,一名銷售人員表示,目前的客流量較新政之前來說并未增加很多,屬于正常階段,前來咨詢的購房者較多,但真正能夠下手購買的還是不算多,有些客戶還在觀望階段。“今天到目前為止接待了三組客戶,聊下來感覺只有一組是真的想買房的,另外兩組只是來看看行情到底怎么樣,只是咨詢。”
也有新房渠道銷售對澎湃新聞表示,“新政落地,對新房市場有一定的推動,我們的帶看量也有提升,不過不同項目受政策影響不太一樣。”
北京單日新房成交漲30%
從北京市場的表現來看,新政也帶動部分新房銷售。按照政策內容,北京降低了首付和房貸利率,同時針對首套和二套、城六區和非城六區做了差異化調整,同時取消了普通住房與非普通住房差異化的首付比例政策。
據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數據顯示,本周六(12月16日)北京新建商品房成交556套,較前一日增加131套,環比上漲30.8%。近一周北京新建商品房日均成交428套。12月16日單日成交556套,高于近一周平均水平29.9%。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