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久久久久久_久久新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_日日夜夜精品视频_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首頁 > 首頁 > 熱點 > 正文

同樣的藥線下藥店比網上貴3倍 起底藥價秘密

近期,一則“感冒花了12萬元”的短視頻沖上熱搜。雖然這是一則娛樂性質的視頻,其內容存在夸張的表演成分,但視頻引發大眾共鳴,其背后折射出的一些藥品市場亂象值得深思。在搜索引擎、社交平臺上,“感冒花費2000元”“藥店藥品價格比網上賣得貴三四倍”“藥店買藥被捆綁搭售一堆藥品”等相關話題頻頻引發討論。

2024年1月11日微博熱搜榜

據媒體《法治日報》記者近日在北京市朝陽區某藥店看到的一幕獲悉,一女子本想買一盒治療感冒的口服液,藥店工作人員給她推薦了一款“效果不錯”的藥,售價168元,同時推薦了另外一款藥品搭配使用,總價一共226元。女子付款后走出藥店,在門口用手機搜索價格發現,那款168元的藥在網上售藥平臺的定價為59元,比實體店便宜109元。

“你們賣的藥竟然比網上的價格貴了近3倍!”該女子在藥店門口停留幾分鐘后迅速返回店里,指著手機對店員說道,最后這場紛爭以退貨退款結束。

實體店貴得離譜

不僅線下遠高于線上 而且搭售現象突出

據法治日報調查,北京市民楊陽確診痛風近一年時間,需要長期服用非布司他。之前,他一直在實體藥店買藥,一盒40mg×10片的非布司他片單價55元。最近,他在網絡售藥平臺上查詢發現,同樣的藥售價33.8元。

他算了一筆賬:在網上可以免費開方購買,配送費5元,打包費0.5元,門店新客立減2元,最后到手單價37.3元,買的多更便宜,便在網上下了單,40分鐘后收到藥。

多位受訪者稱都有過類似經歷:在藥店買降血壓藥,價格高出網上同款3倍多;在網上買甘草片只要8元,藥店賣19元……“實體店的藥貴得離譜”成為大家的共同心聲。

在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某藥店,記者咨詢一款75mg×10粒規格的奧司他韋膠囊價格得知,售價59元一盒。而在某網絡售藥平臺,同款同規格的價位多在四五十元,部分藥店有滿減、第二件半價、多盒優惠等活動,到手價可低至26元左右。

在海淀區另一藥店,記者購買了一瓶氨溴索口服溶液和一瓶雪梨止咳糖漿,共支付77元。而在某網絡售藥平臺上,銷量最高的一款同款同規格的氨溴索口服溶液價格是19.4元,雪梨止咳糖漿的價格最低19.6元,兩者相加不到40元。

對于此類現象,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杜秀軍指出,根據價格法規定,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除依法須適用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外,實行市場調節價,由經營者依據成本和市場供求情況自主制定。對于藥品而言,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實行政府定價管理外,其他藥品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所以藥店有權自行決定銷售價格。但自行定價也要根據市場供需關系,合理確定價格范圍。“藥店藥價稍微高一點正常,如果高出太多就不合理了。”

“如果藥店惡意抬高物價,賺取暴利,那就涉嫌違反藥品管理法規定的‘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應當按照公平、合理和誠實信用、質價相符的原則制定價格,為用藥者提供價格合理的藥品,禁止暴利、價格壟斷和價格欺詐等行為’,以及價格法規定的‘明碼標價,禁止操縱市場價格、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等行為’。”杜秀軍說。

根據《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的規定,采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銷售、收購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除了售價普遍高于線上外,實體藥店隨意配藥、搭售藥品或保健品的現象也備受消費者吐槽。

在湖南工作的辛靈兒前段時間去藥店購買左炔諾孕酮片,付款前藥店工作人員稱,為了減少副作用,最好搭配維生素C、維生素B一起服用。聽到“副作用”三個字,辛靈兒打了個激靈,趕忙下單購買,最后一共支付了200多元,而左炔諾孕酮片售價為21元。

北京市民劉杰前段時間去藥店買酒精時,隨口向藥師問了一句“手指頭上的毛刺有事嗎”,結果藥師回復“缺維生素,還有內熱”,向他推薦了兩瓶進口維生素,一共400元。

“藥店的藥師咋成了推銷藥的?”劉杰回家后清醒過來,后悔買了這兩瓶維生素。為了避免再掉入坑里,她學會一招——去藥店購藥時,她會請藥師推薦維生素C以判斷其專業水準。“這類藥品的價格相差很大,有幾元錢的也有百元左右的,實際功效相差并不大,但幾元錢的產品不賺錢,所以有些藥店會向顧客推銷貴的,還說是純天然,那么這類藥店就可以避開了。”

對于推銷、搭售現象,杜秀軍認為,藥店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以及公平交易的權利。消費者可自行與藥店協商,要求退還藥品或降低價格,也可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或請求消費者協會介入調解等。

藥價是怎么定的?

有多個原因 藥店首先考慮利潤而非對癥

近年來,網上的藥比實體藥店便宜很多、藥師搭售藥品導致消費者購藥成本大幅提高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有藥店為了獲得更多利潤和毛利率,“擦邊”銷售其不具備資質售賣的處方藥物。

為啥網上的藥比實體藥店更“便宜”?據媒體調查,造成這種情況有多個原因。

據法治日報調查,首先是運營成本不同,實體藥店為了吸引更多消費者,一般會選擇在人流量較多的地段,還需要招聘具備藥品知識的工作人員,店鋪租金和人工成本會比較高。而線上售藥并不需要過多成本,只需要店鋪正常運營即可,有時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多項工作。其次是線上平臺競爭嚴重。相同的藥有很多店鋪在賣,為了吸引顧客,很多店鋪都會采取各種優惠方式,如滿減、返利、新人優惠券等,與此同時,線上一般是廠商直發,大多采取薄利多銷的方式,在這種營銷模式下,價格也會被壓低。

在中國中藥協會合理用藥專委會常務副主委康震看來,實體藥店的藥品價格高于線上只是商業操作模式不同,而搭售藥品的行為則是因為“吃不飽”,所以極力地讓消費者多買藥品。

在山東從事藥師工作10多年的張宇對此深有同感。他介紹說,門店藥師的薪資由崗位工資、績效工資、銷售額提成、單品提成等構成,藥房的績效考核主要是銷售額、毛利率。“在門店工作的執業藥師給顧客拿藥時,首要考慮的不是哪款藥更對癥,而是選擇哪款藥是任務品種、毛利率更高,專業性更強的藥師則會兼顧利潤和效果。”

就此媒體北京青年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實體店的藥貴得離譜”的背后,并不只是藥品本身定價虛高,更在于藥店失去了其本身的醫療屬性和公益特性,讓“藥師成了銷售”,進而導致“藥店買藥被捆綁搭售一堆藥品”等亂象。比如,現在門店處處都是免費服務,免費就意味著可能存在陷阱,通過免費來誘導消費者買各種各樣的藥品,“感冒花費2000元”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在湖南長沙從業的藥師林樂也有苦難言。“以前一種藥就可以解決的問題,現在為了績效考核,只好不斷地推薦各種藥品。有的公司還要求藥師搭配售藥,如果考核不達標,則會要求藥師離職。”林樂說。

“目前,藥店的收入主要依賴于藥品的差價買賣,而非藥學服務,這種商業模式導致執業藥師傾向‘賣藥模式’,無法成為合理用藥的指導者。”康震說,這種銷售模式破壞了藥房本身的醫療屬性和公益特性,過度的商業行為很可能傷害醫保和患者的利益。過量的藥品促銷會導致成批的藥品浪費,組合銷售也弱化了藥物本身的作用,最后反而會加大醫療系統的壓力。

藥價是怎么定出來的?據海報新聞調查了解到,藥械集中采購平臺對所有藥品生產廠家和藥品經營企業進行統一采購,由廠家或企業進行投標報價,最后同類同規格產品價格低的入圍,也就是中選。中選結果最終需要在網上公示,即“掛網”。由于實行藥品零加成政策,掛網價格為公立醫療機構最高零售價或者最高限價。

不同廠家間,同一規格的同款產品掛網價有所差異。山東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一是企業成本不同,價格不同。山東的政策其實和各省都差不多,要進行價格聯動,同一廠家的產品是全國最低價即可掛網,沒有要求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價格必須相同。二是同一廠家同一規格,但不同包裝的藥品,要進行差比價,比如每盒5支注射液的,價格必須是10支的一半。三是其他維度的限制,比如帶量采購過評的廠家數量多了,未過評的就不能掛網,或者未過評的價格不能高于過評的價格,否則就沒有掛網資格。

市民獲取藥物,主要有三種渠道:醫院、線下藥店和互聯網藥店。這三種方式各有特色。

藥品的出廠價格本身就不是固定的,往往是一個區間,而具體的出廠價格,會隨著銷售區域、進貨商實力以及與公司的合作范圍進行調整。同時,制藥公司也不會對藥品進行統一指導價銷售或最低、最高零售價的限定,而是由各零售終端綜合定價。

由此可見,藥店之間,因進貨渠道不同,同一種藥的售價可能存在不同;而擴展到線下藥店和互聯網藥店,因運營成本、渠道不同、補貼差異等,更有可能出現價差。互聯網藥店還可以不惜成本制造低價“爆款”拉動銷量和關注度。同一種藥在線下藥店的售價高于互聯網藥店,是完全可能出現的情況。

藥價的秘密,其實就藏在一紙文件中。2015年5月5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印發推進藥品價格改革意見的通知》,決定自當年6月1日起,除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外,取消藥品政府定價,完善藥品采購機制,發揮醫保控費作用,藥品實際交易價格主要由市場競爭形成。這意味著,藥品銷售方擁有自主定價權。

低價賣藥遭抵制

線下常推出引流產品 監管層早有所覺察

受制于政策端的調控,醫院在藥品價格上巋然不動。而處方外流大方向下,憑借高密度與便捷性,院外市場得以不斷擴容,電商與線上藥房的纏斗也由此展開。

媒體紅星新聞紅星資本局在2023年6月就此情況做了深入調查,擁有兩家加盟連鎖藥店的孫芳(化名)告訴紅星資本局,她發現近幾年顧客養成了比價的習慣,“多一分錢都會跑。”

面對電商,線下藥房的成本弊端顯而易見,房租、人力、水電都在侵蝕利潤。更重要的是,藥房在議價能力上不及互聯網巨頭們。孫芳向紅星資本局表示,線下藥店通常不會直接對接廠家,而是通過中間商進貨。為對抗線上的低價藥品,線下藥房幾乎在每個藥品類別中,都會推出殺價產品引流,集中在用藥群體大的藥品,有些品類甚至是虧錢在賣。

線上低價同樣遭到藥企的抵觸。2021年2月24日,一篇落款為“四川美大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在網上流傳,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證實了通知的真實性。通知顯示,該公司藥品復方珍珠口瘡顆粒因網絡零售價格混亂,嚴重影響了線下藥店的工作,決定停止向京東自營藥房和阿里健康供貨。

美大康方面表示,京東、天貓、拼多多和藥房網商城四家電商平臺上,同種規格的復方珍珠口瘡顆粒至少報出20種價格,最大差價有一倍多。

令美大康不悅的是,平臺報價都低于公司規定的“39元/盒”的正價,最低價只有正價的三分之一左右。

同樣是因為藥賣得便宜,眾多零售藥房曾一齊向藥師幫發難。藥師幫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B2B互聯網藥品交易平臺。藥師幫被稱作“藥界拼多多”,公司瞄準的客群是基層藥房和診所,向其低價賣藥。招股書顯示,2021年,藥師幫營收達百億元,自營業務占比95%。

但由于售價低,公司整體毛利率僅為9.1%,自營業務毛利率更是只有5.2%。而阿里健康、京東健康最新一個財年的毛利率分別是21.3%、21.16%。低毛利的直接后果是大額虧損,2019年至2021年,藥師幫累計虧損21.2億元。

2019年4月,揚子江藥業、哈藥集團、九州通、太極集團、云藥集團以及吉林敖東(000623.SZ)等13家藥企先后發布通告,在全國范圍內禁止集團經銷商供貨給藥師幫,違者停止合作。

揚子江藥業在函告中稱,由于藥師幫平臺客戶長期以來以低價銷售揚子江藥業產品,嚴重影響市場價格,危害揚子江藥業形象,造成規范的合作客戶無法正常銷售。

對于低價賣藥,監管層已有所覺察。2021年7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修訂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新增“新業態中的價格違法行為”,直指電商平臺價格戰。

 

  • 微笑
  • 流汗
  • 難過
  • 羨慕
  • 憤怒
  • 流淚
責任編輯:趙安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