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振清 武會春
(本故事根據鄉鄰老人口傳整理,屬民間傳說)
秀金山座落在天水市平南鎮劉家溝村,東臨娘娘壩鎮西峪土橋村,西臨大門鎮袁寨村,南臨大門鎮郭城村黃山,北臨平南鎮百姓村!與蓮花山和風火山緊密相連,距離天水市約50多公里!山上風景秀麗,江山如畫,綠樹盈盈,享有西部小蓬萊之美稱!古柏參天,傳說不斷!始建于唐朝時期,距離至今有幾千年歷史!隨著歷史的沉積,廟宇多次重建修復!恢復了往日的頂勝!山上游人不斷,香火旺盛!
秀金山有一個優美的傳說,據說玉皇大帝的九女兒在此修行,功德圓滿后,將她的手杖留在此地,手杖變成了今天的千年古柏!九天圣母她是上界先天之神圣,花容月貌,多才多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玄門之術及多方面的才藝,人稱九天仙女,故號九天玄女,著有無字天書一部,是軒轅黃帝的啟蒙老師!
九天圣母原出生地在陜西省鳳翔鋪寶玉山,曾修天水市二郎行,自采小廟于平南鎮秀金山!她的兵部有五營四哨,三千六百云頭,三萬六千多人夫!齊天大圣為她的開路先鋒,紅馬將軍太乙元君為他的護帥,能呼風喚雨,無所不能!曾有雨尺一把,多次為歷民喜降甘霖,滋潤萬物!曾在遠方的游子有千里路上一想,萬里路上一喚,都有靈犀相通顯靈賜救的神威!曾賜予軒轅黃帝兵術,打敗蚩尤于河北逐鹿之戰!賜薜仁貴振天弓,穿云箭等解唐王馬爛入泥河,多次保主又征東,趙太祖趙匡贏當年兵困于河東城時,顯身于黃龍,保主救駕有功!在山神廟賜宋江無字天書一部,曾威震四方,梁山聚義,替天行道!抗曰戰爭時多次顯身,上前線解除危困,救駕有功,唐王敕封,宋王加敕為九天圣母娘娘!
在唐太宗年間,有一天唐王圍困,兵困馬乏,眼看就要破城性命關頭,從戰場殺來一員女將,頭戴戰盔,身穿金甲,手執光天化化戟,騎著白馬,帶著人夫,馳騁沙場,殺了個七出七進!將白馬血染成棗兒紅,解除危困,保了大唐江山!
在大宋年間,太祖再次被敵軍突圍,她再次風云再現,殺出危困,永保大宋江山!
在清朝康熙年間,大旱三年,寸草不生,黎民百姓顆粒無收,餓死了不少黎民百姓!信士弟子前來求圣母起雨,并傳說派人到下河紫廟溝黃龍洞去要雨!但由于山深林密,山上虎豹材狼的常出沒,人們多次派人多去少回,后因圣母慈悲憐憫,將這一重任交于本廟的閻海龍王,替代了人性命憂惑的困擾!
民國時期,人們為了瞻仰供奉,并雕塑九天圣母形像!人們把圣母抬上逐村治病,將形象一直抬游到陜西鳳翔縣寶玉山娘家!我們當地劉家溝外出趕麥場的麥客,路過一家風情小鎮,在一家群山圍繞寺廟前,突然聽見響鈴聲,廟院無人,廟門緊鎖,幾個麥客從門縫隙上看到排排塑像!一個麥客說:“莫非是我村的圣母到這里”,說完門鎖自解而落,轎桿落地,幾位麥客抬上圣像直達秀金山!六月炎熱的天,太陽當空,一路上一朵白云遮頂!浩浩蕩蕩而歸,穿山過壁,縮步還原,千里迢迢,一日即還!
在抗日戰爭時期,某軍某師兵困荒郊,人困馬乏,無衣無食,軍營里餓死兵卒萬千!有一天,軍營里來一送飯村姑秀女,手提一瓦罐稀飯,說是為戰士們送飯來的,并囑咐戰士架起大鍋一頂,將飯倒入鍋中,她給戰士們一碗又一碗地盛飯,整整吃了一個軍營!飯后說明來歷與地方,化做一綏青煙,消失地無蹤無影!戰爭勝利后,軍營領導帶著厚禮按圣母所示的地址,前來平南鎮劉家溝敬香與還愿!但信士村民為防恐敵人的侵害圣像,不敢相認地名與事實,錯過了提前投資與廟宇重建的大好時機!
但滿園春色關不住,終于在最近幾年,在神靈的感應下,通過圣靈自身的效應傳播,酬建招來了巨資,在政府及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暢導下,在金山上蓋起一樁樁八卦璇頂的轉角樓!那古裝的廟宇金碧輝煌,直通峰頂!春天細雨綿錦,云霧罩頂;夏日蝴蝶偏偏,陣陣蛙鳴;深秋天高氣爽,果實蕾蕾,瓜果漂香;冬天雪壓枝頭,喜鵲唱梅!尤其在每年五月五日廟會節,秀金山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招來了無數的游人!并懸掛起組委會的旅游排匾,正式開放成為省市級旅游區!
關于圣母傳說隨著祖輩老人的言傳沖出不斷,一言難盡,成為家喻戶曉的今古傳奇!近年來圣母多次借尸還陽,借口傳說,自選了當地信士弟子的身傳口御!為當地民間,修山建廟,鋪路架橋,牽媒過線,分憂解難!同時也開發打造了觀光避暑旅游與休閑娛樂度假的風水寶地!為地方招商引資,給我們家鄉打造了一條亮麗的風景線!我們誠請恭迎各界中外游人,歡迎你們到秀金山來,看一看秀金山秀麗風景,聽一聽秀金山優美傳說!在圣母的千年手杖樹下,留下你我他的身影!讓你的人生充滿傳奇與故事!秀金山五社信士弟子及建廟小組歡迎您的到來!游有所獲,與圣結緣……!
( 本傳說口述由 : 牛富云,杜云祥,杜國安父,杜小明等!書寫整理 : 武會春,范振清 )
此文屬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